关于香河老人——瑜伽空中课堂讲稿
香河老人文化园 微信公众号 2019-01-31
何训 2019.1.19
去年我写了口语似的随笔类的《修好——我读香河老人》,用时一年。现在跟大家汇报两点:1.我是以传统文化的宝藏来解读香河老人的。2.我读出了香河老人的三宝:身宝、法宝、真传“一字宝”。
一 传统文化能解读香河老人
现代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解释香河肉身之类生命奥秘的程度。
香河肉身最新的医学研究是,军事医学院王德文研究员团队周凤臣老人小腿骨骼肌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观察表明,“肌纤维组织结构及其蛋白质成分依然保存”,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的。这说明,细胞还有活力,还没有死。但这只是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
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里预言了基因,说到了生命通过新陈代谢,以负熵为食;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克拉默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理论说到生命是与外界有能量信息物质交换的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巨系统,生命过程与熵增相反,是减熵的过程,通过负熵流维持生命的有序;而霍金的混沌和确定性的终结、自然界新法则等理论,量子力学新进展的态叠加与量子纠缠等,说到意识具有物质性质,可以用量子纠缠等理论研究,才刚刚接触到意识的边缘,现代科学面对意识还很幼稚和软弱无力。用这些最新的科学知识解释肉身等生命的奥秘,实际是用这些知识简单去“套”生命的奥秘,虽然可以开阔对生命的视野,但终究属于所知障的范畴,到目前为止的科学,还不能给出香河肉身及人内证功能等生命奥秘的正确答案。
以水入水,以光入光,以心对心,以金刚取金刚。解读香河老人也应如此——以智慧来解读智慧。但我们的智慧不够,就需要提高,需要借助人类的智慧来帮助解读。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这样的智慧。笔者是在学习经典、感悟真义和学习老人做好人修良心的交融中解读老人的。
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人、老人、一切有智慧的人,感悟生命的结晶,是生命的大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是入世、涉世、出世的全方位完善生命、超越生命的心性文化。传统文化能够解释现有科学解释不了的香河老人的生命现象。传统文化里面,不仅给出了比肉身更为普遍的身体的现象,还给出了肉身成就的原因;不仅可以解释肉身现象,还能解释生身之时修行所得的功德、智慧。
二 香河肉身是香河老人修行所得的身宝
(一)传统文化中关于肉身的有关资料
佛教中,肉身全称为肉身舍利或全身舍利。《玄应音义》载:“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别”。
概括起来,舍利分类如下:
1.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前者指全身不腐遗体,后者指火化后得到的遗骨。此说出自《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或谓将遗骨全部纳于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反之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或分身舍利)。
2.身骨舍利与法颂(法身)舍利二种。《浴佛功德经》以佛之遗骨为身骨舍利,称佛所遗之教法为法颂舍利或法身舍利。此种舍利显示佛灭度后,佛所说教法与戒律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之依止,故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之为法颂舍利,略称为法舍利。
3.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法苑珠林》卷四十谓骨舍利为白色等,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则是赤色。
释迦摩尼佛圆寂,阿难按佛的嘱咐火化棺椁,但香油、檀香木凡火烧尽而棺椁依旧,最后是佛陀现神变后,以自己的三昧真火将棺椁火化,得八斛四斗舍利,阿育王分舍利为八万四千份到世界各地造塔供养。
禅宗西天二十八祖,初祖摩诃迦叶入鸡足山等待弥勒下世,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尊者,还业报被砍头,以报体而建塔供养,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被六次下毒,最后“只履西归”。除了以上三位情况特殊外,所余二十五位中,自性真火自焚得舍利,建塔供养者十位;肉身不腐直接建塔供养者十位,另外五位荼毗(火化)后建塔供养舍利子。韶关南华寺现供奉禅宗六祖惠能、憨山大师、田丹三位肉身。
中国佛教的各大宗派创始人,如天台宗智顗、唯识宗玄奘、华严宗法藏、净土宗慧远,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七祖希迁、三论宗吉藏法师等,都是成就了肉身的。至于有些肉身没有流传下来,主要是佛教的火葬制度以及其它各自具体的原因。
九华山是国内供奉肉身多的寺庙。
密宗是即身成佛的法门,身体更是奇特。文献中把生前所证到的光蕴体(在光照下没有身体的影子,透过身体可以看到身后的物品,活着时修到这种地步的身体叫光蕴体)及圆寂时的以下四种成就称为“虹身”成就或“光身”成就: (1)肉身直接飞往清净刹土。(2)以智慧火完全焚烧了自己的身体,或仅剩下头发、指甲。 (3)以智慧火焚烧身体后,身体缩小,未完全消失。(4)出现其余虹光、彩云等等瑞相。
密宗对临终时的虹身成就情况有细致的描述。修密大成就者确凿有据的实例,在《西藏古代佛教史》(敦珠仁波切著)、西藏密宗各宗各派的教史、各大寺院史等史书,都有详细的记载。索达吉堪布在《密宗虹身成就略记》中,记载了大量成就者的资料,有虹化仅仅留下指甲、头发者,有身体不同程度缩小者(有的缩到比巴掌还小),有直接腾空飞升者,有身体栩栩如生者,火化后得各种舍利不等者。实例详实而生动,这里不再重复。米拉日巴尊者传载,他在山洞修持的时候,曾在天空中飞行,为村民时常见到。
中国道家跟密宗有类似之处,其中白日飞升被看做很高的修行成就了。黄帝白日飞升的记载非常简单,但唐朝谢自然可谓是记载最为详实的例子。
《唐书》载:“贞元十年,谢真人名自然,于果州南通县界金泉紫极宫白日上升。郡郭是夕有虹霓云气,万目共睹”。谢自然27岁白日飞升,提前预告,观者如潮,盛况空前,震惊朝野,波及后世。诏书、碑文、官方史书、野史笔记、地方图志、道教典籍均有记载。连排佛斥道尊儒的大文学家韩愈也为她写下了长篇《谢自然诗》。
南传佛教也有肉身存世。
最著名的两位是:(1)泰国国师、泰国瓦沧海寺大德高僧龙普托大师(1582-1682)。大师圆寂后,肉身在自然条件下端坐,眼睛全睁,与真人无疑,至今337年。(2)龙波术大师,生于公历1884年,享年75岁,圆寂于公历1959年,肉身端坐,眼睛全睁,与真人无疑,至今60年。也有人认为他们处在灭尽定的状态。
(二)舍利的成因
《金光明经.舍身品》载:“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多功德所熏”, “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戒定慧、六度功德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腐的解释。由此可知,香河肉身也是由修行而来的。
佛陀曾说过,供养舍利与供养佛陀功德无异,“如今供养我,未来供舍利,彼二福果等。”自佛陀以来人们对舍利非常重视,供奉不断。
(三)佛经载,戒定慧的修持过程中有神通出现,这些神通都没超过五眼六通三身四智范畴。
金刚经所说的五眼,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佛经所说的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香河老人生前,能知人到没到寿,能知他人在外的所行所想,还有预知等很多功能,我们不敢说香河老人有了五眼六通,但她的那些特异功能,比如与这五眼六通,尤其是与其中的他心、天眼、天耳、宿命这四通,都有关系。
由上可见,我们不仅可以用传统文化来解读香河肉身,还可以解读香河老人生前的系列特殊的功能。而这些,到目前为止,科学除了可以部分验证实际情况是这样以外,并不能给出为什么是这样的理由。
肉身是表法的,香河肉身表示香河老人的修行。用传统文化的宝藏解释香河老人,我们认识到,香河肉身是香河老人修行所得的身宝。
三 《修好》是香河老人的法宝
按照舍利分为身舍利与法舍利的分法,香河肉身是全身舍利,是身宝;香河老人留下的《修好》则是法身舍利,是法宝。心净则佛土净,心净则身净,《修好》是净心的法宝。
改革开放不仅应该向现代开放,还应该向传统开放。向传统开放就是向内心开放,向人生的慈悲和智慧开放,向生命的自觉完善和升华开放。香河老人的《修好》,就是向传统、向内心、向慈悲、向智慧的开放。
什么是修行?到哪里去修行?老百姓如何修行?香河老人“咱就是修好”一句话,对此做了明确、圆满的回答。
六祖惠能于一千多年前回答韦刺史在家如何修行,留下无相颂,说,按此修行“在家亦得”;香河老人以《修好》呼应于一千多年之后,给出了在家修行的现代样本。
香河老人为普通百姓践行了一条修大德以明心见性的道路。德修好了,才能得到明心的钥匙,如此才能打开心性的大门。不修成人成己成万物的大德,谈明心见性就是隔靴挠痒,是水中月,是镜中花。这《修好》的法宝就是人生的科学与宗教之外的生命意义。
为什么香河老人是成人成己成万物做人的道德楷模,是自觉完善和升华生命的精神的文明典范?
香河老人是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处来修行的,非常实际。她《修好》的话语都是以淳朴心说出的大实话,非常真诚。
透过香河老人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焦裕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影子,看到香河历史名人王二奶奶舍己为人的精神,看到儒家《大学》“三纲、八目”的精髓,看到孔子“九思”、孟子“四端”的“修身”体验,看到著名的维摩诘居士榜样的力量,看到中国佛教特质禅宗“明心见性”、“即心即佛”的佛家精要,看到六祖惠能大师《无相偈》的智慧,看到太虚大师、星云大师非凡的人间佛教思想,看到《道德经》德与道的光芒,看到吕纯阳《百字明》内养的功夫……。总之,透过香河老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中华文明方方面面的精华。以这些精华比照香河老人的言行,就会知道,为什么说香河老人堪为做人和精神文明的样本了。
老人是在日常的人伦关系中修“心物一元”大道,高屋建瓴,气概非凡。应该强调,这种“修好”与社会上的道德观念不同,与做善事甚至慈善事业不同,与孔孟之道也有差别,不能以社会的做好事等慈善观念、道德观念、和孔孟之道去圈限香河老人的“修好”,抹煞其广大而深刻的内涵,牺牲其中的慈悲和智慧这两个核心,剔除其中离苦得乐、解放生命、升华生命的根本内容,从而将老人 “修好”的真实义完全曲解。
四 诚——香河老人的真传之宝
香河老人的慈悲与智慧从何而来?其中一个是,从诚而来。至诚而明可以说是香河老人留给后人的一个真传。如果得“诚”这真传的一字之宝,就足够我们生生世世受用了!
《中庸》关于诚明的论述,体现在这句话:“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达到人人都有的诚,就会自然而然明悟真理(这就是智慧的显现),诚而明,这是人的天然就有的本性;由自明真理而内心就更加诚,这是以明悟的真理来教化自己的作用。自诚与自明,二而非二,一又非一,这诚明是天道和人道运行的共同自然法则。核心在诚,诚的背面就是明,明的那面就是诚。能秉自诚自明的天性而行,就是自诚明的慈悲、智慧的人生。
荀子懂得这个道理,劝学篇中写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香河老人《修好》贯穿的红线就是真诚。真诚发愿、真诚践行诺言、真诚做好人、真诚修良心、真诚待人、真诚向道士学医、真诚学王二奶奶、真诚信奉观世音菩萨、真诚忏悔过错、真诚教育亲人……。用心多么专一!
诚,一方面是净化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意识场纯净而发挥出自性的功能,比如五眼六通之类。我们确实了解到老人有很多感知、预知、遥视、遥听、知他人所知所想、知人宿命和用意识场办事等功能。
另一方面,真诚就能感人、就能感天地动鬼神,就能感得天人合一,从而人与道合。真诚从来就不是与道分离的。
把这两个方面加在一起,就成就了修行人的慈悲与智慧,这就是荀子所说的“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吧!诚,这是直指人心的功夫,非常根本、非常重要,所以佛家、道家、儒家都说直心是道场,诚则明,明则诚。老百姓的白话更直接:心诚则灵。成语则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是智慧之源、成事之本、道场之基。这就是我们讲诚的根本原因所在。
总之,我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这根本宝藏,读出了香河老人的三个宝——身宝、法宝、真传之宝。愿我们至诚相信和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至诚承接香河老人的三宝,至诚实行,做一个诚明的人,做个慈悲、智慧、自利利他的人。
就汇报到这。谢谢!
阅读原文:
香河老人的三宝:身宝、法宝、真传“一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