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动态 各界反应 图片资料 相关报道 专家评论 老人生平 相关专题 老人论坛 English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站内搜索:
  香河老人故居简介 12-15  
  香河老人展室展板照片 12-15  
  香河老人展室资料 12-14  
  故居行车路线与联系方法 12-14  
  论坛开通 10-07  
周凤臣老人简介(English) 23950  
香河老人全身舍利及生平简介 17063  
香河老人新闻专稿(一~四) 11060  
媒体对香河老人早期新闻报道 11004  
“香河老人专题网”联系方法 10799  
肉身存世,五载不朽(1997.11) 10736  
“1995香河研讨会”专家发言 9781  
“2017香河研讨会”交流文集 8964  
发表日期:2018年12月26日   出处:何训      已经有4125位读者读过此文

新书连载:《修好》——我读香河老人之十二

 

 

《修好》——我读香河老人之十二

香河老人与六祖惠能

香河老人可能不知道谁是六祖惠能,但他们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基本情况比较

惠能大师(公元638——713),男,唐朝岭南人,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住世76年,是中国佛教界乃至世界佛教界、思想界开一代宗风、大名鼎鼎的领袖人物。香河老人,女,河北香河人,普通农家妇女,住世88年,在世时默默无闻。他们两个人差别很大,朝代相去一千多年,影响也无法相比。

大梵天王以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供养释迦如来,请为说法。如来受此莲花,无言无说,只是手拈莲花入大会中。大众皆默然。于时,唯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花,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咐嘱摩诃迦叶”。后世以此典故比喻心心相印,默契会心等,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的公案。

禅宗从大迦叶传至三十三代,即中国禅宗的六祖惠能,惠能留世《六祖法宝坛经》,是唯一一部称为中国人说出的佛经。《六祖法宝坛经》以经的名字流传,足见六祖惠能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了。

香河老人默默无闻,唯有“咱就是修好”是“口头禅”。这位没有念过书的农家妇女,不是依靠经教的教导,而是直接“修好”,修良心作好人,也堪称世上稀有。这个社会底层普通百姓所提供的修心做人的实例,给世人特别是老百姓,指出了修德以明心见性的一个具体道路,值得世人效法,值得社会有关方面研究和推广。

他们二人都没有读书识字,又都是修行人(面貌不同,一个是和尚,一个是平民),都留下了肉身,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戒定慧、六度功德之所熏修,就是佛教对肉身不腐的解释。

六祖惠能的修行过程,《六祖法宝坛经》的“行由品”已有叙述,但香河老人是如何“修好”的,却隐没在她的生活里,需要挖掘。

六祖惠能留下了一本语录体的著作《六祖法宝坛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香河老人没有著作,她是一本无字的书,写在她88年的生活里。所以解读这样无字的书就存在难度,需要用心去体会。而《六祖法宝坛经》为解读香河老人提供了钥匙。

 

二、香河老人与《无相颂》

禅宗是不依靠经教、而是直指心性,接引大根基人“一悟便至佛地”的顿悟法门,所以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六祖法宝坛经》中处处都在心性上开示,指明心性之体、用,淋漓尽致。

韶州韦刺史向惠能大师请问在家如何修行时,大师以《无相颂》作答。惠能大师告诫大众,如果在家按照无相颂的要求,从身边的日常事物中直修心性,就像大师惠能在他身边一样。否则虽然剃发出家,对修道也是无益。《无相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1)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说的是凡圣虽别,但心体相同,平等无二。若没有分别心,自身内在与外在统一,就是说人能够表里如一,回归本性,就是心平了。心若能平,心地无非,就是没有贪心、恶心、嫉妒心,没有贪嗔痴了,就是根本戒、心戒、自性戒。有了这根本的戒,一切戒就自然成就,还用在外在的戒的名相上做功夫吗?

香河老人的心中,良心就是最高的存在,良心就是佛菩萨,就是一切。若凡事都凭良心,心就平了。修好就是修良心,“咱就是修好,怎能嫉恨人哪”,“怎能有贪心哪”,“怎能怀疑人,慢待人哪”……,香河老人一心“修好”,修良心,戒的问题自然而然就在其中了。

香河老人从38岁起茹素,一直不沾荤腥,直到去世。即使晚年因病需要吃些鸡蛋,她也只是吃那些不能孵出小鸡的石蛋,而且每逢初一、十五、三、六、九等日子还不吃。老人食素说到做到,毫不含糊,直至临终,这不就是戒吗?

学佛人的一个普遍毛病,是以自己的思想、知识和习性等理解佛的教导。因为我们还是凡人,一切都还处在轮回之中,这样就会把本来是摆脱轮回、回归本性的佛的教导,变成生灭轮回的世间道理,完全歪曲了佛的本意。这就是“所知障”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放下我们自己的思想、知识、习性等,就是放下头脑语言和时间,直接把佛的知见拿来替代我们的知见,相信无疑。直接按照佛之知见去做,去实行,这就叫直心、行直。道德经有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佛的十大弟子持戒第一的优波离,第一次为佛理发,佛点拨了他几句,他就在为佛理发的过程中,从一禅而二禅、而三禅,一直到达了四禅的境界。直心是道场,有很多直接验证的实例。《楞严经》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永嘉禅师言:“行住坐卧皆是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如是修行,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了。

香河老人诚实朴直,对“修好”、对良心深信不疑,发愿“修好”了就直接行动,一门心思地“修好”,修良心作好人。在她人生的各个角色中都尽心做人,成为好媳妇、好妈妈、好儿媳、好奶奶、好婆婆、好邻里、好乡亲、德被乡里的好人等。听了王二奶奶的故事能转成自己实实在在的修行。能将全部生活都转成“就是修好”的行动,修好就是她的生活,这不就是直心、行直吗!按香河老人的话说,就是走到天边也要口对心、心对口,把心眼儿摆到正地方。“心地无疑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半个世纪的“咱就是修好”,禅定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就在其中了。

2)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众善奉行,在中国首先是孝,因为“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社会数千年的道统,是人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做人的基础,也是成菩萨、成佛的根本。佛家把众生看成是生生世世的父母,佛教要求佛子从孝养父母扩大到报一切众生的恩,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香河老人从小在姑姑家长大,远离父母,常常慨叹“父母之恩报不尽”。公公早逝,婆母在堂时,她以孝敬和宽容之心对待婆母,不在乎婆母对自己如何。婆母晚年重病在床,她和三嫂子煎汤熬药,尽心尽力服侍在旁。婆母拉着两个儿媳的手,老泪横流,感谢儿媳。老人常常教导后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养父母、报恩众生都是香河老人“修好”的内容。

老子说,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世人失去本来纯善的本体,所以圣人才教人相继以德、仁、义、礼,以回归于道。孔子说:“义者,宜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行无不宜谓之义,指合宜的行为或正当的行为。人的行为如果能耻于为恶,就可称为义。佛法认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讲求人格与操守,对上尊敬,对下怜悯,尽自己的力量协助他人,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就都是“义则上下相怜”的慈悲之心。以上是儒释道讲的义为德行的诠释。

香河老人上敬下爱,对儿媳、孙媳一视同仁,没有红过脸。大儿媳早逝,老人担起了哺育孙儿孙女的重担。疼这个、疼那个,就是不心疼自己。即使在临终前一刻,站不起来躺在那里也不忘开家庭会,对子孙做最后的教导与嘱咐。什么事都怕认真,上下相怜尽其义,老人“修好”就是这样地认真,一丝不苟。

3)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此处说的“让”,指谦让或退让。彼此不为利益相争,互尊互敬,自然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佛法认为“忍”是出世间的美德,可以平息内心嗔恨之火,称为“忍辱波罗蜜”。忍是指能忍之心,而辱是指所忍之境,以能忍之心对所忍之境就能防止一切障碍和恶业发生。佛法认为“忍”能成就功德,《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又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法句经》云:“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若能达到无生法忍,则是修行大有成就了。

香河老人“修好”,“遇事要替别人着想,不要替自己着想,更不要光想着自己”,是起心动念处的“以己让人”,不为己想,而让位给为别人着想。老人常说“吃亏常在,能忍自安”,“啥事不争,甭争个理。争出来管啥用呢?多一句少一句,你不还是那样的你吗”,“没人把那怂人拽过来就揍,啥事你就怂着点”,这都是忍。为啥老人忍病、忍苦痛、忍劳累、忍逆境、忍辱等忍受力特别强?不是因为她的身体强壮,她身体羸弱又是缠足,这样的身体如何能受得那么多的痛苦?这忍一方面不是对自己的压制,而是从心里可怜人,是慈悲的体现;另一方面说明她把这些苦痛烦恼啊都看透了,她有智慧了,所以能坦然接受,无烦恼地面对。所以一个“咱就是修好,让与忍,慈悲与智慧自然而然地就在其中了。

4)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常言说,不怕慢就怕站,说的是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若能持之以恒,定会出於污泥而不染,化烦恼为菩提,开出心地莲花。只要精进不懈,凡夫也能成佛菩萨,人间也可建成清净佛土。

伟人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如果一辈子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最难、最难的话,再加上自净其意,或者换成香河老人的话说,叫翻出良心,岂不是更难了吗?香河老人一个平民百姓,自觉修好,修良心做好事做好人,坚持一辈子,其毅力和精神,如此深而广地“修好”,远非常人可比,值得敬佩和效法。

5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六祖惠能强调“修心”要喝苦口良药、要听逆耳忠言,以修正自己的行为。从善如流,才能够增长智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每天都能反省检讨、“三省吾身”、改过,就是有智慧的人。佛法认为,改过是“忏除业障”,净化身心,见诸本性。亲近善知识,除掉业障,心净化了,就是进入圣贤仙佛之道。改过就能窥见本心。窥见本心、窥见自性天真佛了,就是“皈依自性天真佛”。反之,有短护短,更添一短。护短只显示其心不正、其行不直,是障道的因缘。所以六祖在另一首无相颂里面说,“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香河老人说:“修好就要找自个儿的不是,天天都找,没活干的时候多想想自个儿哪儿不对,多‘倒过儿’,改过来,翻出良心。”这才是日常“修好”的真正功夫。

五明佛学院的达真堪布说,“发现自己的错误叫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叫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叫彻悟;改正了所有的毛病叫圆满。没有什么别的开悟、成就”! 按老人自己的说法,敬香“倒过儿”,是为“翻出良心”改过自新。这是直指心性的层面,非常难得。这一点在言及香河老人的时候,不仅不应被忽视,而且是应该深入挖掘和还原的闪光之处。

在临终前的那几天,老人对子孙给予了苦口婆心地教育,揭露了每个人的缺点,进行了直截了当、刻骨铭心、逆耳忠言式的谆谆告诫。那是什么情况啊?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临终时刻,是身体四大开始分解的十分痛苦之时啊!这也就是一个母亲、奶奶、婆婆能做出来的,是苦口妈妈心、苦口奶奶心、苦口婆婆心、刀子嘴豆腐似的慈心、贤心,更是智慧之心啊!

6)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的要旨,是皈依自性天真佛。一切万法从自性生,自性即自心,自心即真佛,不要舍自佛,而外觅他佛。佛在性中做,行十善、除八邪,转烦恼成菩提,息妄显真,自悟自度。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这些都是说,从自心觅菩提,就无处不是道场,佛法在世间,就在世间觉,邪正尽打却,就“菩提性宛然”了。

《无相颂》所说的每一件都强调自家心地上的功夫,每一件只要不欺于心,就能截断旧习,变化气质,成就人格,进入成佛之道。

香河老人是在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饮食男女、婆婆妈妈、相夫教子、接人待物、邻里乡亲的是是非非当中“修好”的,求自心于夙夜饮食、男女衣服、动静语默、应事接物之间,除却积习、心证菩提的。

惠能一千多年前,立教开宗,在大梵寺讲堂传“在家亦得”的无相颂于先,一个“在家”的香河老人修心做人“咱就是修好”于一千多年之后,应之于后,与无相颂所言不谋而合,实在是不可思议。

由此观之,香河老人与六祖惠能的内在联系,只要是有心的人,就都能感知得到。

在人心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假话连连、贪腐盛行、黄赌毒泛滥的时期,不欺于心很不容易。也正因为如此,“不欺于心”地“修好”,就显得更加可贵。

丁福保《笺经杂记十四》

丁福保《笺经杂记十四》说得很好,录于下:

“学者之于《六祖法宝坛经》皆宜诵读之、讲贯之、思索之、体认之。以反求诸夙夜饮食、男女衣服、动静语默、应事接物之间。六祖之所谓心平何劳持戒,吾则求吾心之如何能平。六祖之所谓行直何用修禅,吾则求吾行之如何能直。六祖谓恩则孝养父母,吾则求孝养父母之所以尽其恩。六祖谓义则上下相怜,吾则求上下相怜之所以尽其义。六祖谓让则尊卑和睦,吾则于尊卑思所以行其让。六祖谓忍则众恶无喧,吾则于众恶思所以致其忍。于此六者、无一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详、无一不能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以截断其旧习,以变化其气质,虽读此一经而已入圣贤仙佛之境界矣。呜乎。独处不能谨、口诵不能实行、徒以经典梵呗、严饰乎外。伪也。欲以虚伪之善、盖真实之恶。自可欺、人不受欺。人可欺、佛其可欺乎!”。

 

结语

今天纪念老人,就要学习香河老人,直指修心,在自家身心本分上做工夫。以截断其旧习,以变化其气质,成人成己成万物。脚踏实地地从我们自己的眼下做起。这才叫光大中华文明。

 

赞曰:

刺史问道大梵堂,六祖答颂曰无相。

千年以后有呼应,修好之人在胡庄。

 

 

阅读原文:

《修好》—— 我读香河老人之十二 香河老人与六祖惠能

 

 

 


百度搜索 百度地图 百度香河 微信公众号 香河老人故居 老人故居导航 香河老人展室 河北天气 香河天气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学会 2020-2030  地址: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 邮编:065400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2349号   联系人:程  霆  联系电话:13366711012  电子信箱:bjchengti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