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动态 各界反应 图片资料 相关报道 专家评论 老人生平 相关专题 老人论坛 English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动态
站内搜索:
  香河老人故居简介 12-15  
  香河老人展室展板照片 12-15  
  香河老人展室资料 12-14  
  故居行车路线与联系方法 12-14  
  论坛开通 10-07  
周凤臣老人简介(English) 23949  
香河老人全身舍利及生平简介 17063  
香河老人新闻专稿(一~四) 11060  
媒体对香河老人早期新闻报道 11004  
“香河老人专题网”联系方法 10799  
肉身存世,五载不朽(1997.11) 10736  
“1995香河研讨会”专家发言 9781  
“2017香河研讨会”交流文集 8964  
发表日期:2018年12月17日   出处:何训      已经有2858位读者读过此文

新书连载:《修好》——我读香河老人之七

 

 

《修好》——我读香河老人之七

香河老人与儒学经典

香河老人没有念过书,对儒家《四书五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经典,既不会读,更不会写。但她老人家的行为,却跟儒家思想的精华完全契合,甚至可以说,某些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与《礼记·礼运篇》的对比

儒家非常著名的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篇》。天下之为天下,是指包含所有人及其环境在内的整体。自三皇五帝以来,天下为公寄托了中国思想家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道德情怀和价值信仰。

香河老人如何修良心的18条,都与天下为公相应。只看这一句,“遇事要替别人着想,不要替自己着想,更不要光想着自己。”与上句大道为公相对比,我们则可以说,香河老人“为众之付出也,无我无私”。

 

二、与《大学》的对比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人之学的宗旨,在于光明人本有的“明德”;在于使人日日进步,更新自己;在于做人做事达到尽善尽美的极致。这是《大学》的三个纲要。

香河老人说的良心相当于明德,修良心相当于明明德;“修好”就是日日进步,更新自己;做好人就是做人达到至善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段是说,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大学之道”的八个条目,都以“修身”为本。多少年来提倡传统文化的学者、以及一些国家领导人都很重视“修齐治平”以修身为本这一思想。

香河老人的修好,用儒家的话说就是修身。老人“咱就是修好”,直通儒家的根本,真正抓住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正心、诚意、齐家比较好懂,老人做好媳妇、好儿媳、好奶奶、好妈妈、好妯娌等的齐家、“齐村”,修良心做好人的言行里面,到处都体现18条的内容。

3)“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这里讲的是修身在正心,怎么把心放正。如果有愤怒、有恐惧、有喜好、有忧虑,只要有一样,心就不能放在正地方。

香河老人积德行善,知足常乐,无恚无嗔,无欲无忧,啥事都顺其自然,没有了四不正,不就是把心放在正地方了吗?

 

三、与孔子“九思”的对比

1)孔子的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是孔子提倡的行为规范,已经到起心动念的细微处了,这九个思对一个人的修养来说很重要。

视思明是说观察事物,要彻底明白。香河老人连因缘果报规律都观察的明明白白,不是超过一般的明白了吗?

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是说听人说话不偏听偏信、与人言谈温文尔雅、待人体貌恭敬谦和。曾访谈到香河老人不用视听而知道他人行为和思想的例子,如此明、聪,不是很高了吗?老人“从不与人争吵,也不争辩,总像是处在‘弱势’地位”,不是尊重别人、心怀谦下的体现吗?

言思忠是说诚实的做人态度。老人是以心换心,走到天边口要对着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难道不够诚实吗?其实是超出这个层次了。

事思敬是说做事认真,兢兢业业。老人人生的各个角色都做得那么好,都是榜样,难道不是事思敬?

疑思问是说不耻下问,老人不会农活连孩子都问,不是都做到了吗?

忿思难是说当愤怒要暴发时,要想到会有灾难性的后果,这样来防止冲动、恢复理智、避免灾难。老人“修好”连嫉恨人的嫉恨心都不许生起,说“咱修的是好,哪能嫉恨人呐,修到这个份上不是超过孔子说的了吗?

见得思义是说,面对可得的利益时要想到是否正当合理。老人一事当先,替别人着想,不替自己着想,完全是付出,不见有“得”,就没有义不义的问题了。

总之,香河老人是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处来修行的,也是“入微”了。对比孔子九思的“入微”,老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九思的境界了。

2)唯识论的分析

唯识学《百法明门论》立五位百法,以总括宇宙万有(五位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是:心法八种,称八个心王,是识的自性,心所法五十一种,简单解为心理功能,是识的所属,色法十一种,是心法、心所法之所变,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是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的分位,也是与心色皆不相应的法,无为法六种,即前四法的实性。合之为一百法)。

要明白起心动念,就要知道意识如何运作。意识的功能是了别境况。作意、触、受、想、思,与我们的识同步活动,所以叫遍行心所。意识活动始于作意,当意识对应外境时,六识相继有五心产生: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

作意是警心,好比看门人,外境有了情况,它马上警觉,通知相关的心法、心所法起作用。在没有分别境况之前取得境相,就是率尔一念心,接着是意识对这样境相的寻求心。如果是过去熟悉的,立即可以决定境相是什么,如果是生疏的,需要诸多的寻求,然后才能决定,这就是决定心。没有修养、没有信仰的人,他考虑的是这个境况对自己的利害关系、个人得失;而有修养、有信仰的人,则有如理作意,会考虑善与恶、道德不道德这些事,而斟酌自己的行动,尽量减少过失。这就是染、净心了。决定心已了知境相差别,染、净心也已明确取向,于是住善住恶,悉数定了。当然有信仰有修养的人还在凡夫的时候,不是没有贪嗔痴,而是贪嗔痴少了,贪嗔痴是染。而圣人则是“明相应触”,有智慧、有慈悲了,超过善恶、道德不道德,没有贪嗔痴在里边,这是净。等流,等是相等、一致,流是相续,等流就是前后状态一样,没有改变。这就是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心的运作过程。而修行的功夫是如理作意。时时如理作意,就能成功,但在烦恼里很难如理作意。

比如来了一个人,作意首先警觉眼识,眼识马上取得境相,这是率尔。意识对此境相开始寻求,一看熟悉,原是某某,这是决定。想到某某对自己很好、不好或者不是好与不好,由此产生爱恨或平静等心理,这是染净,转而眼神也跟着同步变化。这种状态延续一段时间就是等流。

香河老人与孔子对比,发现有很大不同。以孔子的九思作意,还不够“如理”,达不到无烦恼、无我。比如忿思难,前提是忿的烦恼已经生起了,忿的外在条件已经存在,内在的染心已经开始现行。觉察到忿生起,想到产生灾难后果,意识到要去压制忿,使其程度减弱或消失,但也可能压制不住。因为忿的外境、忿的种子都在,种子已经起现行了。染心已在,感觉到忿以后去压制,这种后发制人的做法,实行起来相当难,因为在忿的烦恼里,“如理作意”很难进行下去。而以香河老人的“修好”作意,则如理,作意心所不会通知忿等烦恼心所生起,这时是智慧、慈悲的善心所起作用。这种先发制人的做法是净心。一个心有染,一个心为净,这是二者的重大差别。

按“修好”来净心,没有贪嗔痴升起,则现圣慧。圣人不做无意苦行。

再者圣人不怕死,即使让他死也不做不该做的事,也要坚持做该做的事。香河老人不怕死。文革初虽然不许她再给人治病,但白天不准看她就晚上给乡亲们看病,她说,“哪怕让我第二天就活不成,别人有病,我也得给治”。不要小看了这句话,这与社会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很大不同。一个是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使让他死也不做不该做的事,也要坚持做该做的事;一个是做事并没有明确此事该不该做,只是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怕困难和死亡。所以不可把二者等量齐观。

孔子讲成圣之道,孔子的圣人,却有不少凡俗之处。而香河老人讲修好之道,她在凡世做人,我们则看到很多成圣之行。

 

四、与孟子“四端”的对比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四端说,是追究仁义礼智四德的源头。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人皆生而有之,其发起作用,就得到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佛学中包括在心所有法里面,对应了几个心所法。

香河老人把仁义礼智等源头归为良心,而直接在细琐的生活小事中修出良心。老人修心,心对口、口对心,诚而直,行实践;孟子四端,追源头、阐思想,析而明,宏理论。二者相得益彰。老人抓住比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更为基本的良心,修到根本处,而且做得很实在。

 

五、与《中庸》“诚明之论”的对比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的这段名言,讲述自诚明的重要。达到自具的诚,就会自然而然地明悟真理(这就是智慧的显现),这是人天然就有的本性;由自明真理而内心就显现自诚,这是教的作用。自诚与自明,二而非二,一又非一,这诚明是自然法则——是天道和人道运行的共同法则,核心在诚,诚的背面就是明。能秉自诚自明的天性而行,就是自诚明的人。这是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因为自诚明是自然的法则,所以无论是哪里都提倡一个诚字。

香河老人修好贯穿的红线就是真诚。真诚发愿、真诚践行诺言、真诚做好人、真诚修良心、真诚待人、真诚向道士学医、真诚学王二奶奶、真诚信奉观世音菩萨、真诚忏悔过错、真诚教育亲人……。真诚就感人、就感天地动鬼神,就能感得天人合一,从而人与道合。真诚从来就不是与道分离的。香河老人有那么多的不可思议功能、智慧(如,谁到寿没到寿,一搭眼就知道)和力量,从哪里而来?就从这诚字而来。至诚而明可以说是香河老人留下的法宝,“诚”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自然法则,不可不察,不可不信,不可不实行!

无论我们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无论我们是当下顿悟,还是努力后得的渐悟,无一不是真诚的结果。真诚就能获得智慧,真诚就能获得成功,一切弄虚作假、偷奸耍滑、阳奉阴违,虽可能得逞于一时,到头来终究自食恶果。所以说诚是智慧之源、成事之本、道场之基。这就是我们讲诚的根本原因所在。

 

结语

香河老人虽然不识儒家经典的文字,但其所言所行,其境界,不与儒家思想的精华相违,有些地方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赞曰:

礼运倡导天下公,大学修身意诚中。

九思四端细微处,不及老人五句经。

 


 

 

阅读原文:

 

《修好》—— 我读香河老人之七 香河老人与儒学经典

 

 


百度搜索 百度地图 百度香河 微信公众号 香河老人故居 老人故居导航 香河老人展室 河北天气 香河天气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学会 2020-2030  地址: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 邮编:065400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2349号   联系人:程  霆  联系电话:13366711012  电子信箱:bjchengti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