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动态 各界反应 图片资料 相关报道 专家评论 老人生平 相关专题 老人论坛 English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报道
站内搜索:
  香河老人故居简介 12-15  
  香河老人展室展板照片 12-15  
  香河老人展室资料 12-14  
  故居行车路线与联系方法 12-14  
  论坛开通 10-07  
周凤臣老人简介(English) 23949  
香河老人全身舍利及生平简介 17062  
香河老人新闻专稿(一~四) 11060  
媒体对香河老人早期新闻报道 11004  
“香河老人专题网”联系方法 10799  
肉身存世,五载不朽(1997.11) 10736  
“1995香河研讨会”专家发言 9781  
“2017香河研讨会”交流文集 8964  
发表日期:2018年11月25日   出处:博客      已经有2610位读者读过此文

朱清时:用“自证”来解读主观意识

 

 

用“自证”来解读主观意识

朱清时

(  朱清时    2018.10.18)

 

面对主观意识的难题,传统文化有什么可以借鉴?这是不涉宗教的学术讨论。

 


 

1意识难题

意识是主观体验

意识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但是对它下定义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如果含义都不清楚,讨论它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1994年,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提出,有资格被称为意识问题的“是关于在大脑中的物理过程如何引发主观体验的问题”。以下我们就只讨论主观体验。

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都确信主观体验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无论你对茶的知识多全面,不喝茶仍然不知道的茶味道。如果某个东西没有主观体验,虽然其外表和行为都和普通人完全一样,在物理上和我们也完全相同的,那也只是一个哲学僵尸。

 主观体验最难研究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都在论争有关主观体验的问题,然而今天它却快要被解释没了!著名的当代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莫尔(Susan Blackmore)主张[1] “人类是独特的,因为只有我们足够聪明才会受骗去相信存在一个有意识的自我。” 这就是说:我们强烈感觉到的自我意识其实并不存在,我们因为聪明而受骗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即使主观意识存在,人类也不可能理解。美国哲学家Thomas Nagel认为解决主观性的问题毫无希望。英国哲学家Colin McGinn则主张,对于这一问题而言,我们“在认知层面上的能力已经被限定死了”,就像是对于一条狗来说,在阅读报纸或是聆听诗歌这方面,它在认知层面上的能力已经被限定死了一样。 无论这条狗多么努力,它都不可能掌握数学,因为它不具有恰当的大脑。同样,我们人类的智力类型也不适用于理解有关意识的问题。我们能够研究意识状态的神经关联(即大卫·查默斯所称的简单问题),但我们无法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主观意识的(引自[2]p26-27)。

 总之,现在的很多学者不仅不能理解主观意识,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研究它,无从着手。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种情况令我们想起苏轼《题西林壁》的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现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开头就把主观和客观分开,通过观察者的主观意识去理解客观世界,到头来又要从客观世界去理解观察者的主观意识自身。这就像神话中咬住自己尾巴的蛇一样,被困在一个起点和终点都是由我们的日常体验构成的圆圈里。我们无法将对现实的描述与我们自身在现实中的体验完全割裂开来。”[3]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清庐山面目,才能摆脱困境理解主观体验。本文对此做简略的尝试,供法家参考。

 

 2.关于体验的思维实验

颜色是主观体验的一种。这里借用杰克逊(Frank Jackson)设计的玛丽这个思维实验,来讨论颜色体验(取自[2]p21)。设想玛丽是神经生理学家,知道一切有关颜色知觉和有关大脑中的物理过程的所有知识。但是她在黑白的房间里长大成人,并且一直通过一个黑白的监视器观察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任何颜色。有一天,玛丽被允许从她的黑白房间里走了出来,并且第一次看见颜色。此时,她会感觉到什么呢?

第一层次

玛丽知道,通过视网膜上三种颜色感受器(分别叫做红、绿、蓝视锥细胞)后,光变成不同频率的神经放电形式,通过视神经传到丘脑,再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加工过程包括在整个脑区中产生联想、记忆和动作协调等。

例如在看到一个熟透的西红柿时,她的整个视觉系统中所有神经元的放电,形成一个独特的模式,心理学的语言叫做感受特性。她在看到熟透的西红柿时的感受特性与看到熟透的香蕉时的不同。为什么她看到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感受特性呢?这是大脑神经元的布线结构(“连接组”)造成的。又因为每个人的大脑布线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东西得到的这些感受特性都是不同的。这些感受特性可以由物理定律推证出来,还不是我们称为颜色体验的东西。

第二层次

伴随神经元网络的放电活动,玛丽出现了思维“我看到了一道红光”。这是玛丽对红色的东西或黄色的东西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感觉。

按照罗森索(David Rosenthal)提出的高阶思想理论(higher-order thought theory),当玛丽在知觉到一道红光的同时,伴随着一种高级思维,即“我看到了一道红光”,她才算是有意识地知觉到了一道红光。一般地,只有当有一个高阶的思想状态感知到这个心灵状态时,一个心灵状态才变成一个意识状态,因此意识的本质是一种高阶的思想在感知低阶的状态[4]。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某一个心理状态,这就意味作你处于一个更高等级的心智状态,这才能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前面那种心智状态。按照这个理论,第一个层次是无意识的状态,第二个层次是有意识的状态。

目前尚不知道,看见颜色这个体验到底是如何与脑中的神经活动联系起来的? 仅仅找出哪些神经元的连接组如何放电是不够的,还必须回答蓝色的体验发生在哪里呢?在所有这些加工过程之中何时产生蓝色的体验?尤其是“我”这种主观感觉从何而来?这就是主观体验难题。


3.唯识论“四分说”

佛学唯识论是观心之学,它一层层地进入内观体验,去观察心识的真实相。它的“四分说”就是把人的心智的认知作用分为四个层次,从这样立体递进的层次去观察心识的要素、结构与功能。

四分说

(1)      相分:外界即客観事物在自己心识的相分功能上所显示的相状。“相”即形相,是被主体之心所认识之客体形相,又名“境分”。它们是心识的认识对象,是客观。这相应于上述思维实验的第一层次,看到一个熟透的西红柿,在玛丽的心里形成的感受特性与她看到的熟透的香蕉时的感受特性不同,这些感受特性就是相分。

(2)      见分:是认识、照知相分之主体作用。“见”即照,是认识之主体。见分是主观,对应于上述思维实验的第二层次,“我看到了一道红光”,就是有意识地知觉到了一道红光。见分虽然能认识相分,见分却不能认识见分自身,就像灯不能自照、刀不能自割一样。但我们的心识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别有知见分之用,此名自证分。”

(3)自证分:指相分和见分所依的自体有证知见分的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这种证知是自觉的“亲证”,不是用思维逻辑的证明,而是一种直觉,即心识对自己的活动本身的一种非对象性的“反观觉照”。这是第三层次;

(4)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这是对自证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自证分必然产生一个量果,那就是证自证分。这是第四层次。

自证是研究心智的方法

《杂阿含经》说:“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圣智要由自证得来”。是说,要证得正等正觉,必须由自身亲证、观察和体验。自证又称为内观。内观即“毗婆舍那”,它是一种如实觉察自己身心的真实相的方法,并非如其所见,而是 “收视反听”,向内去观察、领会、了悟事物的本质。在“反观觉照”的功能上讲,自证分与般若中观皆是相通的。

因为只要严格按照佛学内观的方法来做,每个人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内观是观察心智的一个可以重复验证的可靠方法。

哲学家叔本华说: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凡是存在着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主观体验就是存在的感觉,这是一种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的知觉体验。佛学唯识论认为自证分就是叔本华说的认知的主体。

证自证分从自证分再起返照观察前自证分,仍是自证分。所以,第三、第四分,互相观察,互为量果。内观“证自体”所显现之“事”是心、心所的自体相。这样一来,观者即是被观,主体我即是客体我,在这样一个新的意识维度上,主体和客体就融为一体。因此“四分说”的最大贡献,就是回答了“主体”和“主观”问题。

唯识的基本结构是见、相二分,而自证分是二分的必然依体。自证分除了生起见、相二分之外还有一个觉知、证知见分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心体还缘自”,即自体能够观察证知自己的认识活动。这样心识就具有一个双重作用:如果说在自体上变现的“见分缘相分”是认识事物的话,那么,“自证分缘见分”,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由于自证分“返观见分”的起用,人的上述两种认识,“认识事物”和“认识自己”属于不同的意识层次。

见分与相分构成一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为心识了别境之用,是心识之外围较粗易知的部分;自证分与见分又构成一重能所关系,即是说心识不仅能了别境,还能了别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能了别‘自己能了解’”的那一种能力的范畴,是自体对自己认识能力的反思,属于心识的内在部分;而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又构成更深一重能所关系,是心识深细难明的核心部分。[5]


4.为何说自证分存在?

自相与自证分

在佛学唯识论中,把一切存在称为“法”(相当于世界的万事万物),把对诸法的认知称为“量”。诸法与量的关系犹如存在与思维关系,或者说对象与认知的关系。认知的结果为“量果”,对诸法之相的认知结果只有两种,即“自相”与“共相”。自相是诸法的自体之相,共相是诸法的共通之相。万事万物皆具有自相与共相二性。

当我们把熟透的西红柿和火焰的颜色都说成是红色,把白雪、白马、白鹅的颜色说成是白色。这里的“红色、白色”这些词是大家彼此约定的、思维所造作出来的概念,是“比量”,是“共相”,即诸法共通之相。然而事实上,白雪、白马、白鹅的白色并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匹的马、同一只鹅,在身上不同处的白色也不完全相同它们的自相实际上是无法描述的、不能定义的,只能在心灵层面的感知中被整体把握。

 《成唯识论述记》卷二称:“诸法之自体,唯证智可知而不可言喻者,是为自相;而诸法之体性,为假智所缘,且可藉言语可解者,是为共相。”意思是事物的自相即独自个别的体相,与其他诸法不共通,它只能由自证分(证智)认知,是觉知所观的结果,不能用思维推理(假智)得到。

 既然事物的自相就是靠自证分觉知的,我们能觉知自相,就说明我们具有自证分。自证分其实它们是人本具的,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很多人却视而不见。例如直觉与灵感。

 直觉与灵感

我们的直觉(intuition)的能力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鲁伊兹·布劳威尔(Luitzen Brouwer认为,直觉是心智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估计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通常不多。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即使在今天,我们的大多数活动仍然是这样。

例如看一张图,我们直觉地看到一块全黑的石头,然而模仿思维分别的电脑看到的却是黑白灰。又如当你举手拿一件东西的时候,你肩膀、手肘、手腕里的肌肉、肌腱和骨头,瞬间就进行了一组复杂的物理运作,这一切还配合着你的眼睛的运作,使得你的手能都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直线运作。这些我们直觉本能的简单动作,若用思维分别的方法来解析,十分复杂,甚至不可能。

灵感与直觉相似。“灵感”一词的英语“inspiration”指的是一种灵气,在希腊语中指的是“神的灵气”,意指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突然之间得到的启发,敏悟,或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

虽然我们的“理性”无法理解直觉和灵感,一直在排斥它们,但是人的一切创造性思维,都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直觉和灵感。它们与修行者的“小悟不断”相同,可能就包含着自证分的显现。


 

5.佛学教人认识自证

巴利佛典是了解佛陀教法的最佳原始资料。在它的《长部经典》[4] “大念处经”中记录了佛学的基本教法-四念处。

“身随观”观呼吸:具念呼气,具念吸气,学习“我感受全身进行呼气”,“我感受全身进行吸气”;“受随观”观感受:感受乐受深知“我感受乐受”,感受苦受时,则深知“我感受苦受”; 心随观”观心:有贪心,则深知“是有贪心”;是离贪心,则深知“是离贪心”; “法随观”观法:有贪欲时,则深知“我内有贪欲”;无贪欲时,则深知“我内无贪欲”。

这些教法与前面讲到的“我看到了一道红光”相同,都在强调“我”的内心感受。佛学并未到此而止,更进一步发现了主观意识以及它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反观觉照”,或与内观(毗婆舍那)的功能一样的“自证”。自证的“观照”作用能观察一切法,遍通一切心、心所,能“于相而离相” 、“于念而不念”。

意识有个特点,只有离开一个意念或思想,才能把它观察出这个意念或思想真实面目,这就是苏轼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这种整体观察,如同沉浸在剧情之中时,当剧场灯亮,你马上知道这是在演戏。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是在演戏,你一定会说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这种不证自明的东西不需要思维推理。

如同在一盏探照灯的光亮照耀下,黑暗(无明)立马就消逝了。此时,你尽管有欲念,有贪痴,有习性,但都不会起作用了。正如佛陀的比喻:“譬如觉知有贼,贼无能为。”这个“贼”比喻人的妄想、颠倒、执着和贪、瞋、痴、慢,它们像贼一样偷走了你的智慧,但是你一旦觉知它,它就动弹不得,不生起现行了[5]。

佛学的“不二法门”是《金刚经》中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和 “应生无所住心”(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无所住”就是忽略一切妄想,但不是强迫自己忽略,而是自然而然地保持觉醒,在任何妄想出现时,观察到它是幻象,就不理会它,不跟随它,让它自然消失。这正是靠自证分发起觉知,观照念头活动,也就掐断了种种妄念。

在《杂阿含》的《大念住经》说:“于行住坐卧时,要能了知自己在行住坐卧。观前顾后、屈身伸身时,都要正知正念。”所谓“正念”,即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持觉知。惠能把禅法称之为“一行三昧”,主张禅修不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不离禅修。“了取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就是在吃饭时专注吃饭;走路的时候,好好走路;时时刻刻保持觉性,以觉察、觉照之心走路、穿衣、吃饭,清楚每一念的生与灭。觉知你正在阅读这些文字;觉知你正在觉知这一切。

用觉知观察的整个“自证”过程,就是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还是五蕴心身的“受、想、觉”之观察,都要心识的参与,都要时时处处清楚地觉知“起、住、异、灭”的变化,时时 “正念而住,不令散乱”,安住在正念的觉观中,不要带有杂念和如是觉知观照当下就远离颠倒梦想。

自证分觉知状态的实质,是摆脱六识的干扰,直接用“心”(八识)去感知。一旦体会到了这种状态,你就入了“明心见性”的门槛,就有了目标和依据。慢慢地熟悉它,直到能长时间安住于它。

 

6.当前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个局限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在2010年一项研究针对心理学六大次领域的顶尖科学期刊,系统性调查了所有发表的论文。他们发现,因为大学心理学教授,喜欢用学生来做实验,远比用其他人方便得多,所以目前进行的关于其心智及体验的研究,对象却多半属于来自西方、受过教育、工业化、富裕、民主(WEIRD)这种人的群体,无法代表所有人。对于大量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所知非常有限。

人类的心智很复杂和多样。我们可能的心理状态也远超过普通人的感知。许多传统文化都认为有某种更高级的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冥想、药物或仪式进入。僧侣或修士都很有系统地探索心智这片神秘的土地。

禅定或冥想状态中,没有任何种类的思维参与其中,却能有效地改进身心状态。而且,按照进化论,人体的一切都是按照有利于“生存繁衍”设置的,禅定却与之相反。这是现在的心理或意识科学都不能解释的。

如果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这样的修行者,对认知科学的发展会有帮助。然而如何找到并选择研究对象是关键。


[1] 苏珊·布莱克莫尔(Susan Blackmore),环球科学》201810月号

[2] 苏珊·布莱克莫尔(Susan Blackmore)在《人的意识》(耿海燕,李奇等译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参加“认知的极限在哪里”,马塞洛·格里瑟文,《环球科学》2018.7)。

[4] Rosentha,l D. Consciousness and Mi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5. )

[5] 徐湘霖,《自证分略论》,来自网络。作者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该文章成果属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立项名称:《唯识思想的现代意义》。本文后部多次采用了此文献的观点。

[6]《长部经典(二)摩诃篇》,慧音慧观翻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阅读原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97242436579156

 

 


百度搜索 百度地图 百度香河 微信公众号 香河老人故居 老人故居导航 香河老人展室 河北天气 香河天气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学会 2020-2030  地址: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 邮编:065400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2349号   联系人:程  霆  联系电话:13366711012  电子信箱:bjchengti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