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内心体验与觉性
朱清时(2018.8.30)
这是对上一篇博文“内心体验如何通往觉性”的补充,回答为什么说内心体验可见到觉性的问题。请大家赐教。这些讨论不涉宗教信仰。古稀求真,防痴呆而已。
一, 内心体验是什么?
什么是内心体验?
常言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意思是如果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都说尽,也不能让你知道,除非你自己喝一口。由此可见,大家其实都认为内心体验存在。
无论你对茶的知识多全面,不喝茶仍然不知道茶的味道。这说明在有关茶的知识之外,还有与它们无关的新东西,这就是内心体验。美酒佳肴与营养成分完全相同的流质糊糊,差别就在于前者除了营养外,还会让人产生好的内心体验。
婴儿的认知手段
人在婴儿期,只有本能的内心体验,只能感受到各种情境。婴儿不停地动着,感受情境的变化,如果出现的情境是自己想要的,他就记住这些动作,今后就容易重复,这就是一个知识;否则就把相关的动作遗忘抛弃,这就是“试错”的含义。婴儿这样学会了趴和走,学会了语言,并且获得了人生需要的大量知识。
体验放松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学会放松,那就要找一个让身体舒服的姿势,坐、卧、站都行,只要没有任何别扭。用意念从足到头扫描一遍,逐个让身体各处都放松。如何放松它们呢?你关注此处时,心里想着“放松、放松”,让这个念头进入潜意识,这时你的身体就会自动调节,通过体验、试错,找到放松状态。你无法用语言描述这种状态,但是内心可以确定就是它。然后把这种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关于放松的知识储存在你的潜意识中了。熟练以后再放松就是分分秒秒的事。
内心体验感受情境
茶和美酒佳肴的味道,是一种无法描述的总体感受。内心体验得到的都是这样一种无法描述的总体感受,称为“情境”。内心体验在感受情境时,没有逻辑推理,也不讲因果关系,只是塑造出图象。同一情境中的各个部分A、B、C、D在一起呈现,它们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组成因素,在此情境中契合成一个合理可解的图象,你无法用语言描述它,只能在内心体验它。
二, 内心体验的高级层次
有人会想,内心体验虽然存在,但是它只能感受到的情境,似乎只是表面现象。它还能感受深层次的东西吗?是的,它能。内心体验感受到情境有很多层次。
一心多用
大家知道,我们的内心经常都在自我观察,就是“一心多用”,有时在你想一件事时,突然又觉察到正在想事的这个思想本身,觉得“我不该这样想”。比如你看见一个人,很想过去打招呼说些话,然而你又在想这样做合不合适。这就是当你的内心正在进行某项活动时,这个活动又会被自己觉察。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讲课有三个层次。一是念讲义,这不受欢迎;二是按自己的理解、消化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成为一篇有血有肉的讲演;三是感受到听众的反应,边讲边考虑:这样讲下去有何不合适?有没有更好的讲法?据此随时调整,使演讲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启发性。在最后这个层次上,讲课有灵气,就是出现了内心体验的高级层次在活动。
心理学中的高级知觉理论
心理学也在研究高级知觉,称为高级思维(Higher-order Thought,H0T)理论,如果你的内心观察(意识)到自己的某一个心理状态,这就意味作你处于一个更高等级的心理状态,这才能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前面那种心理状态。
换言之,能够自我观察的内心体验一定是分层次的,处于高层次时能够观察较低层次的内心体验。如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说的那样,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见庐山面目。
佛学中的“四分”
佛学的唯识宗早就在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把人内心的自我观察分成四个层次(把人的认识作用分类为四种)。参考于凌波居士著《唯识名词白话辞典》,四分是:【相分】外界即客観事物,在自己心识的相分功能上所显示的相状,又名“境分”,这是第一层次;【见分】“见”是见照。它是心识的另一种功能,用来分别、证验外界客観的事物,在心识本体的相分功能上所显示相状是否谬误。心识的这个分别证验的功能就是见分,这是第二层次;【自证分】为自觉的证知作用。见分有缘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心识又去证知“见分”的见照有无错误,所以叫自证分,这是第三层次;【证自证分】:这是对自证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自证分有证知见分的作用,但谁来证知自证分有无谬误呢?于是心识更起能缘作用,以证知自证分的所证是否正确,此再度证知的作用,即是证自证分,这是第四层次。
高层次上的情境
一般人很难理解自证分如何观察见分?证自证分如何观察自证分?一般的,不经过思考和逻辑推理,高级知觉如何观察低级直觉?
这种情况有些像在剧院中,当沉浸在电影剧情之中时,你觉得那就是你的真实生活情境。当看见剧场灯亮,你马上知道这些情境是在演戏。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那些情境是在演戏,你一定会说“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因为你看到了操纵这些剧情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情境。不证自明。
成年人觉得儿童幼稚的感觉也是这样。
总之越高级的知觉感受到的情境越真实,内心体验感受到的最高级和最深层的情境,就是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状态。
三,佛学用内观见到觉性
佛学是内观学
“佛教”在藏文中直译为“内观”,说明古人认为佛学就是内观学。内观(毗婆舍那,Vipassana)在巴利语中的意思是向内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就是用内心体验自己观察世界和自己。内观起源于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是佛学的精髓。
通过禅定、内观,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智慧(“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就是一切事物的如其本然的实相、真正如是状态,所以佛学称它为真如、觉性。
为了对禅定、内观有更多的了解,我们来回顾一下《瑜伽经》。
《瑜伽经》
总结了古印度的禅定内观方法的帕坦迦利(Patanjali)《瑜伽经》说: “1.2 瑜伽就是打破意识的模式。 1.3 然后纯粹直觉即可安住于它最自然的状态。 1.4 否则,知觉就会转变为各种意识模式。”这样开宗明义就讲明,瑜伽是对知觉(awareness)-内心体验的训练方法。
接着又讲: “1.12 打破各种意识模式,必须通过修行和无念这两者来达成。 1.13 修行的意思就是持续地安处于静寂之中。 1.14 当能够长时间、自如地、连续处于静寂状态时,修行才有一个牢固的根基。 1.15 所谓无念,就是对任何事物(无论是直接感知到的,还是间接知到的)都不在意”。
下一句的英文是:“(1.16)When the ultimate level ot non-reaction has been reached, pure awareness can clearly see itself as Independent from the 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nature.” (见《瑜伽经直解》,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其中“non-reaction”可以译作“无念”,因为这契合了达摩祖师所讲:「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如果把“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nature”译作“真如、觉性”,这句话就可译作:“1.16 当达到了无念的终极境界时,觉性作为最根本的存在就清晰地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觉性就是瑜伽、禅定、内观所要达到的境界。
“生无所住心”
佛法讲见觉性的基本方法,在《金刚经》第十品“庄严净土分”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中说“应生无所住心”。
“无所住”就是降服心猿意马,使狂心顿息。念佛号、观想、数呼吸,等等,通过系心一缘,能使心静下来;“生心”就是见觉性,这是人生最高级的知觉。但是系心一缘还不够,因为有这一缘还是执著。只有静待“三际托空”,破除最后一层认知障碍,把它也去除了,才真正到达无念的清醒状态见觉性。什么是“三际托空”?云层变薄后,两朵云的间隙处,太阳就会露出来。在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中间那个没有念头的觉醒状态就是觉性。
体会无念的清醒状态
什么是“无念”?一般认为念头都平静下来后就是无念,然而如果内心还有对宁静的渴望,这也是一个念头或执着,是最后的一个障碍。这时的清醒状态,虽然无明显的念头,但是背景上还是感觉到起伏不稳。
如何克服这最后一个念头或执着呢?办法只有“无为”,就是静静地等待这个最后的念头也消失。因为它与所有的有为法一样,都有生有灭,总有灭的时候。它也灭了,你才真正到达无念的清醒状态。这时的清醒状态,即无明显的念头,背景也是稳定不动了,而且感觉到天真的清凉,或者是一种禅悦。
你本能地喜欢这种清凉禅悦,不会主动产生任何离开它的念头。然而一般人的身体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入定之后身体会自我修复,它会被内心感受到,成为新的“念头”,从而打断定境。因此一般人的入定都是短暂的“三际托空”。随着身心的修复程度越来越高,定境会越来越长。
觉性与“神通”
见到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状态—真如、觉性,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最简捷有效。在《系辞传》中,子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知几其神乎?”在古代“机”与“几”字相通,有微妙幽玄之义,但并非神秘莫测。在见到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状态时,知几就是与机相应。与机相应,格物则见几知著;临事则当机立断;论学则契机如理。这样可以成就一切人间事业。在别人看来,他就像有“神通”。
在 高级知觉层次会寂灭诸缘
其实,内心体验进入深层次,渐渐就会去除杂念。对意识的研究已经发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深、越广,我们为获得那种意识所必需处理的层次就越复杂。一个人越清醒,其知觉越高级,就有越多层的意识处理过程将其隔离于外部世界。渐渐远离于外部世界是人类向深处认识世界所必须付的代价。(参见《语言和物种》,1990,德里克·比克顿(Derek Bickerton))。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何低等动物得到的自然界信息比人类更多、更敏感。2004年亚洲大海啸之后,有报道说,当地的原始土著居民能够及时地感觉到危机迫近,他们和野生动物一起逃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
反之亦可理解,为何专注于内心体验的高级层次,就会自然而然地寂灭诸缘,从而去除攀援诸缘所产生的杂念。《瑜伽经》中说:“3.32 通过对中脉的观想与觉察,可以让我们安住于宁静和沉稳。”其中讲到观中脉,就是达到高层次内心体验的使用方法。佛学唯识四分学说更明确地认为,如果心识能从相分和见分收摄回来,久住自证分层次,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杂念都会消失,这就是佛学见道的境界。
四,见觉性的心理障碍
傅大士(497—569)偈:“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这说的就是每个人的觉性(佛性)与人朝夕相处形影相随,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它。那么为何一般人见不到觉性呢?
除了上面说的杂念太多以外,另外的原因是我们的心理障碍。
“高推圣境”
一个常见的心理障碍,就是把觉性看作是常人遥不可及的境界,是成佛才有的“果界”,连菩萨都达不到,更别说常人了。圣境推得越高,常人见到越难。这样的心理使你即使遇到,也不相信看到。
理性在抑制直觉
此外,现代人更是受到自以为是的“理性”的抑制。 有一个关于直觉的案例:雅克林本以为电梯里没人,可是一个陌生男人已经在里面了。“上去吗?”他问道,脸上带着过于夸张的微笑。雅克林突然觉得胃抽紧了,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可电梯里的这位先生并没有任何不得体的举动,转身走开未免不太礼貌。她上了电梯,被强奸了。第二天,当雅克林跟警察说起时,她才忽然意识到:其实几天前就注意到他了,这个陌生男人总在自己的街区转悠。
其实,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现在有很多人,离开语言就不能思维,不把道理说清楚就不相信。他们对自己的直觉能力认识粗浅,并感到恐惧,即便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直觉已经通知了危险的存在,但理性的意识力却自行加以纠正。荣格指出:“发达的意识力剥夺了现代人做出本能或无意识行为的能力和手段。”
理性是什么?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大约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它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这就是用概念思考,用语言沟通。
科学就属于以语言概念为基础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知识体系从简单的公设出发,用逻辑推导出数学,又用数学和简单体系的几个定理,推导出越来越复杂的系统的行为。科学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有局限。科学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功能性的解释说明,甚至准确地解释我的行为方式,但解释不了内心体验,也不能理解以内心体验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包括中医和易经等古代文化。
两种知识体系
前面讲过,人的本能-内心体验得到的都是这样一种无法描述的总体感受,叫做情境,随后人类用两种方式去解读这些情境,产生出了两种知识体系。
科学基于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来解读情境:D是如何呈现的?它是从存于其前的C衍生而来,而C又是从其前的B而来,而B又是从其前的A而来,如此等等。
内心体验用于感受情境,没有逻辑推理,也不讲因果关系。内心体验塑造出平等且具有意义的契合之图象。同一情境中的各个部分A、B、C、D在一起呈现,它们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组成因素,此情境显示了一合理可解的图象,你无法用语言描述它,只能在内心体验它。
这两种解读方式产生出的两种知识体系是平行的,互补的,人们常陷的误区就是用一个否定另一个。
五,禅宗的“顿悟”
禅宗是中国化了的佛学,它创新发展了一套摆脱语言概念限制的方法。人的意识状态就像电视频道一样,有很多频道可以转换,催眠术就是一门控制转化意识状态的技术,禅宗大师可以引导人进入专注、觉知的状态。
瞬时意识转换
压手法催眠表演是瞬间的意识转换技术的例子。①让客户闭上眼睛,用力往下压催眠师的手;②催眠师的手突然抽离开,制造出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惊愕反应,最多持续2秒钟,当这个“瞬间”你的客户处于一种高度的被暗示性的状态。③用权威式的语气说“睡!” ,瞬间的诱导出深度的催眠状态,但是这种暗示若是没有立即的接着深化的暗示的话,你的客户会醒过来。④简单的深化暗示,如: “放松并且柔软,随着每一次的呼吸,继续的更放松,当我轻轻的摇晃你的头时,你的颈子松了,感觉到松弛通过了你的整个身体。”
这种瞬间的意识转换技术有两个要点,一是制造出一种惊愕,使人进入持续时间很短的对语言概念的摆脱;二是迅速引导他转化意识进入新的状态。与此比较,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有对禅宗方法的新理解。
禅宗公案
禅宗公案有两个著名例子。
一是南北朝时期的傅大士写的一首禅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另一个是典型的“答非所问”: “问:何为祖师西来意?答:庭前柏树子。问:什么是曹溪一滴水?答:那是赵河一滴水。问:佛陀沈默时是什么意思?答:树中的鸽声。 ”
禅宗的公案就是让修行者去参这些不合常理,不合逻辑,答非所问的话头,使行者有时出现概念逻辑突然断裂,破除理性思维的障碍,进入瞬间的意识转换状态,进入潜意识知觉的正确状态,即“顿悟” 。
“云门三句”
“云门三句” 是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用以接化学人的三句话。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卍续一一四·二七八上):‘云门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语。自代云:“一镞破三关。”后来德山圆明密禅师遂离其语为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函盖乾坤”:知道佛法关于一切法一切相的真相;“截断众流” :内心惊愕,短暂无念,容易暗示;“随波逐浪” :随大禅师引导进入觉性状态。
这三句话契合了这种瞬间的意识转换技术的关键步骤。
马祖接引百丈:野鸭子
这是禅宗棒喝的经典例子。某次,师徒两人出外散步,看到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回答:“是野鸭子。”马祖又问:“飞到哪里去?”百丈回答:“飞过去了。”就在这时,马祖把百丈的鼻子用力一扭,使得百丈大声叫痛,马祖便问:“你说,难道又飞过去了吗?”听了这话,百丈似有所悟。百丈悟到什么?
马祖指导百丈长时间参学佛法,知道一切法一切相都是虚妄,本无分别的道理。然而百丈没有开悟,他的潜意识还是执著于虚妄之相和分别意识。马祖扭百丈鼻子,让疼痛中断百丈的错误潜意识。此时百丈内心一惊,进入短暂无念状态,很容易接受暗示,使他的潜意识转换为马祖经常讲的佛法中本无分别的道理,见到觉性。(参见廖阅鹏著《神奇的催眠术》)
虚云和尚开悟的瞬间
虚云和尚全集《年谱》(主编净慧)记载:“至(1887年)腊月八七第-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契合了这种瞬间的意识转换技术的关键步骤。
阅读原文:
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78731920262179#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