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动态 各界反应 图片资料 相关报道 专家评论 老人生平 相关专题 老人论坛 English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报道
站内搜索:
  香河老人故居简介 12-15  
  香河老人展室展板照片 12-15  
  香河老人展室资料 12-14  
  故居行车路线与联系方法 12-14  
  论坛开通 10-07  
周凤臣老人简介(English) 12194  
香河老人全身舍利及生平简介 10049  
媒体对香河老人早期新闻报道 5911  
香河老人新闻专稿(一~四) 5896  
肉身存世,五载不朽(1997.11) 5621  
“香河老人专题网”联系方法 5404  
“1995香河研讨会”专家发言 4656  
“2017香河研讨会”交流文集 3835  
发表日期:2018年8月31日   出处:微博      已经有2477位读者读过此文

朱清时:内心体验如何通往觉性(2018.6.29)

 

 

 

内心体验如何通往觉性

 

朱清时  2018.6.29

 

 

什么是人的意识?这个难题的核心有关内心体验。在目前以语言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中,人的内心体验被抽象的符号替代了。要真正认识内心体验,只有靠它自己观察自己,加上不断纠错的机制。当去除各种扭曲后,从内心体验可以通往觉性。内心体验与觉性如何关联?怎样通过你的内心体验见到觉性呢?写下这些思考,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欢迎批评指教。

 

 

目录

 

1. 什么是内心体验?

内心体验就是主观体验/不喝茶就不知道茶的味道/心理学中的意识难题/思维实验:哲学僵尸/科学家的一个观点/科学观点的演化/二十世纪的哲学大师谈内心体验

 

2.成也语言,败也语言

人类文化的基础是语言/内心体验和语言/语言带来的问题

/无有语言的不二法门/内心体验加纠错机制

 

3.内心体验自己观察自己

内心可以观察自己/心理学的内省方法/佛学是内观学/生无所住心”通向觉性

 

4.什么是觉性?

佛学的觉性/绝对理念和“道”/人为何感觉不到觉性?/俱生无明/文化无明

 

5.如何见觉性?

佛陀的贡献/如何正确重塑大脑

 

6.禅宗棒喝的心理学解释

马祖接引百丈/用压手法催眠的例子/虚云和尚开悟时的状态/

其它的转变意识方法可能产生幻觉

 

7.觉性的“空、悦、明”

“空”和“悦”/禅悦/ “明”境

 

 

 

 

 

1.什么是内心体验?

 

内心体验就是主观体验

 

体验是自己亲身得到的对事物的经验。这里只谈人的内在心理体验,简称内心体验(inner experience),它是意识和心理状态中的一种,是一个人最有把握确定、也了解得最清楚的东西。人类认知世界的最直接途径,就是用内心体验加上不断纠缠的机制。

 

内心体验就是主观体验,但是由于在通常的语境中,“主观”是凭借自己的感情去看待事物,不是真实可信的,所以这里不使用“主观体验”这个词,以免阻碍我们探索人们共同的真实的内心世界。

 

不喝茶就不知道茶的味道


想像一下,假如你生来就是色盲,看见的东西都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后来你成为了一个神经生物学家,完全了解有关大脑中的物理过程,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行为的所有知识,包括知道一切有关颜色知觉、眼睛的光学系统、世界上有色物体的属性、视觉系统中有关颜色信息加工的所有知识。设想有一天可以治愈色盲了,你接受了眼科手术。手术后去掉眼罩看见多彩的世界那一刻,你会发生什么呢?因为科学知识已经告诉你有关颜色的一切,你应该不感到惊讶;如果你感到惊讶,那就说明在有关颜色的科学知识之外,还有与这些科学知识无关的新东西,这就是内心体验。

 

换言之,美酒佳肴与化学成分完全相同的流质糊糊,差别就在于前者除了营养外,还会让人产生好的内心体验。无论你对茶的知识多全面,不喝茶仍然不知道茶的味道。这说明在有关茶的知识之外,还有与它们无关的新东西,这就是内心体验。

 

心理学中的意识难题


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在1994年提出“意识难题”这个词,把它与意识的“简单的问题”区别开来。意识的简单问题包括:辨别、归类和对于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通过认知系统对于信息进行整合;心理状态的可报告性;注意的集中;对于行为的有意图的控制;在觉醒和睡眠之间的区别,等等。我们知道如何着手用科学的方法来解答这些问题,因此我们相信智能机器人能够做到这些。

 

然而,内心体验与这些问题不同,我们甚至无法用科学的语言说清楚“体验是什么样子”。现在清楚内心从何而来?怎样的物理和化学系统能产生内心体验?如何才能判机器是否有内心体?它相同吗?如果内心体验在本质上不可言说,就意味着不可能用物理和化学的过程去产生它。这是真正的意识难题,人造机器可能不会产生了内心体验,否则就等价于用物理和化学的语言把它说清楚了。

 

思维实验:哲学僵尸

 

查莫斯提出“意识的难题”,是为了说明主张物质现实需要添加某些附加的成分之后才能解释意识,尤其是当我们想要解释内心体验时,就更是如此。他在讨论中使用了一种思维实验:哲学僵尸。(见“利维坦公众号”文:“你能证明自己不是僵尸吗?”文/Sean Carroll,译/杨睿)

 

哲学僵尸的外表和行为都和普通人完全一样。目前智能机器人正在各个方面迅速接近甚至超过人类,这说明表现得完全和人类一模一样的机器是可能的。当被石头碰伤了脚趾时,某些电化学信号会在你的身体内起作用,一模一样的信号也会在僵尸的体内起作用。僵尸会与人一样痛得哭出来。如果回答“你为什么哭?”僵尸和人都会说:“因为我脚趾受伤了,很疼。”不同的是,说感到疼,僵尸是在撒谎,因为它们没有任何内心体验,而人是说真话。

 

科学家的一个观点

我们确实存在内心体验,而且在人与世界互动时,内心体验这个内在精神状态的概念并不是可有可无,它在解释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否认内心体验真实性的人,主张世界上只存在物质,并且那些支配物质运动的法则可以解释宇宙中的一切。他们把心理状态等同于物理状态或功能性状态,认为不存在脱离物质的心理活动。他们认为,疼痛这样的内心体验,是你大脑中出现的信号,实际上是神经元和突触的一种活动。虽然单个原子没有体验,但它们的宏观集合可能不需要添加任何附加成分,就会产生体验。

 

但是,这样的解释缺乏吸引力,因为它否定了它尝试去解释的东西本身,主观性体验是我们所具有的强烈的感觉,竟被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原因。物理学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功能性的解释说明,甚至准确地解释我的行为方式,但这样的解释永远不会产生主观经验。无论你有多少无感觉的原子集合在一起,都不会产生什么精神体验。这是心理学家认为,在客观的物质大脑和主观的体验世界之间存在的一个“解释性鸿沟”。(参见《人的意识》,Susan Blackmore著,耿海燕、李奇译)

 

科学观点的演化

科学是建立在实证和逻辑基础上的人类文化。在过去的百年中,科学对世界和我们自身的看法,经历了剧变的三个阶段:

二十世纪上半叶,物理学说人是一堆基本粒子组成的系统,每个粒子都遵循物理定律,只要知道目前宇宙中所有粒子的状态,就能推算出它们过去和未来任何时刻的状态,不需要假设非物质的存在。

二十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一步告诉我们,人是一台机器,细胞和一些特殊分子(如DNA)是这台机器的零件,生命及其意识是这台机器涌现出来的功能。

在21世纪,信息科学又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一堆信息,物质和机器都只是储存信息的载体。主观的体验其实也是一类信息。


二十世纪的哲学大师谈内心体验

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年)有意义谈论的事情无非是科逻辑够说清楚的,但是科逻辑够说清楚的事情又都不是要命的事情,而所有人魂魄的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无法的。他认为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被解答了,我们的人生问题还是全然没有触及。

 

内心体验正是他说的这类无法用科逻辑说清楚的东西这可能是由于逻辑的知识体系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而内心体验是是无法用语言述的。

 

 

2.成也语言,败也语言

 

人类文化的基础是语言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大约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发生认知革命的原因为何?我们无从得知。普遍认可的理论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关于狮子和野牛,而是关于人类自己。

 

正是语言造就了人类文化,使人类成了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在这种文化中,我们一直在尝试将事物转变为更容易辨认的抽象符号。如此一来,事物的原有生动本性被僵化的符号取代,人们己经几乎不可能对词语、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予以严肃、专一的关注。那些可以提升人们的洞察力,使之更强烈地领会内在和外部的现实,用心理训练改进生理的传统知识,例如禅定打坐,几乎完全被忽略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什么这样说呢?

 

内心体验和语言

 

 有一个“盲人问色”的故事,它说明一个人的内心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述说的:“盲人:白色是什麽样子?答:白色就是白雪的白;盲人:白雪的白是什麽样子?答:像白马一样的白;盲人:白马的白又像什麽?答:像白鹅的白;盲人:白鹅的白又像什么? 那人无法回答,只好拉著盲人的手比划起来,并且説:白鹅,就是有细长能伸的脖子,有两个翅膀,叫起来是呷呷的声音。盲人:“你为什麽不早説呀!这样讲来,我就知道了,白的意思,原来就是细长的脖子,有两个翅膀,叫起来呷呷的。” (引自《禅海蠡测语译》P48)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看见雪时的颜色体验告诉盲人,他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种体验,只能说这种体验还在什么场合出现过。但是盲人从来没有过这些颜色体验,最后还是误会了。

 

其实每个人的知觉、情感、洞察、幻想等等,都属私密,不能被传达到外界,我们永远没有办法体会他人的内心体验本身。只有经过符号化的处理之后,他人经验的相关信息才能间接地被你感知。

 

比如大家说雪是白色的,这是因为彼此可以约定看见雪时的颜色体验是“白色”,但是无法确定不同的人看见雪时的内心体验是否一样。只是因为人们的内心体验有相似处,所以彼此可以用约定的语言概念交流它们,由此产生相互间的 “感同身受。只要这样的符号化的语言所建立的概念图像大致与经验一致,大家就都相信是真的。这正是《人类简史》中说的“共同想象的现实”的一种。

 

然而每个内心都有其独特之处。疯狂的、天赋禀异之人的内心体验,与普通人区别很大,可能只有很少的(或者说完全没有)共同点。因此,彼此之间便没有相互理解和同情的基础,如同盲人没有雪的颜色记忆,无从与别人谈雪的颜色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你讲的话无法打动他人,彼此之间便不能用语言交流。所以天赋禀异之人不能接受以语言为基础的知识体系。

 

语言文化带来的问题

语言是人类发明的一套符号系统,用以规范和表达的需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其好处是可以把长时期、大范围内许多人的知识积累起来,并广泛传播。这种方式为形成人类的大规模合作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受益于语言系统的人,也轻易成为它的受害者。因为当人们依赖于用语言来思考时,把语言概念等同于实际,将符号化的词语或标签等同于真实的事物,无形之中就把那些不能用语言描述的东西拒之门外,阻碍人们认知更多更深的东西。

诗人歌德讲过这个问题,他说:“我越是思考语言的问题,越觉得语言中存在某种无用、平庸、甚至(恕我直言)愚蠢的东西。与语言相比较,当你在荒山和古丘陵的废墟前,当你专心致志,面对面地直观到地球的重力、自然的平静,你将何其震撼啊!”

 

被语言体系拒之门外的东西是什么?如何认识它们?

 

无有语言的不二法门

               

佛陀创立的佛法就是在探索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他晚年讲的《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说: “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意思是佛法的奥妙难以理解,不能用语言表述。

 

佛法既难以理解,又不能用用语言表述,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呢?

 

佛陀在灵山会上告迦叶“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意思是,我有一个正法眼(慧眼)和涅槃妙心(真如之心),世界的本来面貌是没有具体形象,精妙佛法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要用自己的心去感悟。

 

明代瞿汝稷集《水月斋指月录》进一步说:“维摩会上,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文殊曰: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又问维摩: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默然。文殊赞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菩萨真入不二法门。”

 

佛法只能直接用内心体验去领悟

 

内心体验加纠错


内心体验加纠错是人最直接的认知手段,它伴随人的一生,以致太过习惯反而不被人注意。其实我们每个人学任何东西,无论是从事网球运动、走钢丝到祈祷,都不能只靠读书、听讲,必须不断实践、体验、纠错,才能在相应领域内达到最佳效果。

 实修佛法炼就是这样。如果光读书听讲,即使懂得并记住了所有的有关知识,你最多只是一位佛学专家,仍然不了解佛法,就像无论你对茶的知识多全面,不喝茶仍然不知道茶的味道一样。实修必须从最初的内心体验开始,一步步往前走。比如什么是身体放松、什么是不生杂念、什么是空、悦、明,都只能靠自己去找到正确对应的内心体验。别人只能帮助你,为你印证。由于内心体验不可言说,你不可能从别人的语言中得到内心体验,也不能判断你的体验与别人的是否相同。只能靠你自己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纠错,找到正确的内心体验。

 

 

3.内心体验自己观察自己

 内心可以观察自己

既然内心体验不可言说,那么只能让它自己观察自己。

 我们的内心经常都在自我观察。此刻哪些意念在我心里?哪些东西惦记在我心上?我想做什么?有时就在你想一件事时,突然又觉察到正在想事的这个思想本身,觉得“我不该这样想”。比如你看见一个人,很想过去打招呼说些话,然而你又在想这样做合不合适。这就是当你的内心正在体验某项活动时,这个内心体验又会被自己觉察。这说明内心体验是自觉的,可以同时既是主位、又是客位。

 心理学的内省法

 早在第四世纪,哲学家奥古斯丁就提出了用内省(Introspection )观察自己的内心经验及其变化。早期的内省法只是引导被试者自我观察内心体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陈述进行分析,没有在适当的控制条件做实验。冯特(Wilhehn Wundt, 1832-1920)使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内心体验,以消除主观内省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形成实验内省法。它使内省所观察到的心理经验尽量合乎科学的要求,可以重复进行验证,并能对其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冯特的这些思想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但是由于以下两个问题,心理学对内心体验的研究一直未能深入。

 第一是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可以真正衡量和测量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当两个人声称观察到的内心体验不同时,我们选择相信哪一个呢?因此内省法不可避免地要包括一定主观性,此时如何判定什么是真理呢?

 第二是内心体验与个体的过去历史、个人生理等有关。比如,三个人一起在咖啡馆吃面包。面包的香味刺激每个人产生感觉,感觉通常伴随着内心体验。但是内心体验还取决于每个人的过去历史、个人生理等。第一个人回想起在法国度假的愉快经历,内心体验很愉快;第二个人却想起上一次吃面包时同女朋友吵架分手,出现了不愉快的内心体验;第三个人什么都没想,对面包的香味没有任何感受和体验。同样的面包香味,产生的内心体验却各不相同,这说明内心体验与个体的过去历史、个人生理和情绪等有关,也与主动的选择有关,感觉产生时,我们会主动选择注意哪种元素,形成我们最后的内心体验。那么所有人的内心体验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呢?

 佛学是内观学

 有一个极其古老的知识领域,具有多种系统化的方法,运用经由禅定产生的更为深刻的直觉,不仅能够洞熟人类的内心世界,而且可以开发人类的心智。这就是佛学。佛学早就认识到语言文字对认知的局限,发展了一套深刻的、不立语言文字的认知方法。英国历史学家阿诺.汤恩比(Arnold Toynbee)曾经说过,廿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是佛教的西传。

“佛教”在藏文中直译为“内观”,佛学就是内观学。内观就是内心体验。佛学学理深奥严谨,但是必须通过亲身的体验、体证,拿自己的身心作为实验仪器,才能观察。

佛学的内观虽然是主观体验,然而是建立在精确、严格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只要严格按照佛学的方法来做,每个人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佛学的道理也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例如,佛陀分析人类痛苦的根源以及解脱痛苦之道,提出的四圣谛:“苦、集、灭、道”四个真理。“苦”:人生之苦有很多;“集”:原因是因为我们不满足,各种因素结集造成痛苦。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贪、嗔、痴三毒;“灭”:灭掉烦恼-贪、嗔、痴的火焰,叫“离苦得乐”;“道”:去除烦恼而解脱的方法是“八正道”。任何人这样做到了,都可以得到解脱的内心体验。因此这是每个人都可以重复验证的道理。

 能够被重复验证的道理就是真理。

 生无所住心通向觉性

佛法的“不二法门”是《金刚经》中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品“庄严净土分”),和 “应生无所住心”(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无所住”就是忽略一切念头,但不是强迫自己忽略念头,而是自然而然地保持内心体验的自觉状态,在任何念头出现时,观察到它是幻象,就不理会它,不跟随它,让它自然消失。不把念头当真,不执着、不住相,就能使心静下来,清静的心可以捕捉到更深的层次,就是“生其心”。深一层次上,发现更多的念头是现象(幻象),就会进一步“无所住”。

就像看电影,当沉浸在剧情之中时,你觉得那就是你的真实生活。当看见剧场灯亮,你才知道这些都是在演戏

走出剧场回到日常生活中,你又觉得这才是你的真实生活。然而你会逐渐发现,人在情绪激动时说的话做的事,平静之后会后悔;人在贪、嗔、痴的心态下的所想、所见,往往是错的。所以人的情绪和习气,如喜、怒、哀、乐和贪、嗔、痴,使我们见不到事物的真相。当你想去除这些情绪和习气时,最终发现产生的根源,是我们把本来完整的世界分为你与我、此和彼、对与错。这些二元分别的念头是扭曲了真实,生出一切幻象

 

4.什么是觉性?

佛学的觉性

《大方广佛华严经》说,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这里“如来智慧” 就是真如,即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状态(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又称法界、如来藏、自性、心、菩提是那个没有被扭曲的世界本来面目。

在佛学中,真如有两个面貌:一是“空”,“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华严经》,难陀译,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第三十七卷/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第六地)。这意味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任何图像概念都是大脑生出的,世界的本来面目没有图像。就像漓江边有一座九峰相连的大石山,石壁上赭、黄、绿、白天然石纹壁缝交错,人们说有九匹马。

 二是具有觉性,“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断际(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唐裴休集录)。觉性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所以一般人很难理解它。下面先看看柏拉图黑格尔绝对理念和老子的“道”,它们都与这种“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的觉性有类似之处。

 绝对理念和“道”

在柏拉图哲学中,理念是绝对的和永恒的实在,而世界上实在的现象却是不完美的和暂时的反映。真正义三角形等等“形式”,必然是确实存在于我们经验不到的一个世界当中的。因为,如果这些理念只是我们头脑的产物的话,那应该是像我们通常的意见一样,会是人各不同。事实上,真善美和三角形等等是人们普遍一致的观念,因此理念应该是客观真实的。

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absolute idea)是一切存在的共同本质和最初的原因,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绝对理念是最高的范畴,是顶峰, 超脱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发展就要按着辩证法的规律转化成它的对立物—自然界。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专门讨论了《老子》中的“道”和“无”。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就是说“道”是宇宙之本源。

 人为何感觉不到觉性?

觉性无所不在,但是一般人感觉不到它。这是因为我们感知的事物是扭曲的,就像生活在一个鱼缸中的鱼得到的事物图像都是扭曲的一样。

 正如霍金《大设计》第三章“何为实在”中说的:“几年前,意大利蒙札市议会禁止宠物的主人把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提案的负责人解释此提案的部分理由是,因为金鱼向外凝视时会得到实在的歪曲景色,将金鱼养在弯曲的缸里是残酷的。 然而,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难道我们自己不也可能处于某个大鱼缸之内,一个巨大的透镜扭曲我们的美景?金鱼的实在的图像和我们的不同,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 ”

 事实上,人类就是处于一个无形的鱼缸之中,它使人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都是扭曲的。这个鱼缸有两种要素,一个是俱生无明,另一个是文化无明。

 

“俱生无明”

俱生无明是众生的特征,它让众生对自身和世界的本质无知这种无明是与生俱来的,与人的基因编码有关。简言之,人体是由一堆原子组成的系统,与周围的泥土不同的是,这个系统在力求生存和繁衍,大脑就是为此目的而演化出来的。

来自世界的信息太多了,被海量的信息所冲击,人类就会陷入困惑,不知道该做什么,会做不到点子上。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的本能,就是把绝大部分本来可以感知的信息拒之门外,而只精挑细选留下那些极少的、对生存繁衍有实际用途的信息,引起你的注意,让你去做。

就像一个人驾车过闹市时,在眼前的大量信息中,他的大脑可以及时发现一个危险信号,保障他的安全,这个能力相当于在一秒内从几十本长篇小说中找到最重要的两三句话。其实大脑在这样筛选来自世界的浩瀚信息,以便建造一个简单的图像,利于众生生存和繁衍。

一般人只知道这些被大脑挑选出来的涓滴知识,然而却在自己狭隘的个体化的心智中,视它们为完整的、或至少是充分的现实图景。大脑还使我们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使“我”与世界对立,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不明真相就是痴。为了“生存”,大脑产生情感,以自我为核心、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来衡量其他一切,这样必然会化分敌我、零合;为了“繁衍”,这样的大脑让我们处于永不满足的状态,因为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更多产。

总之,俱生无明导致众生把本来完整的世界分为你与我、此和彼、对与错,基于这些分别,产生了人的情绪和习气,如喜、怒、哀、乐和贪、嗔、痴

“文化无明”

《人类简史》中说,从认知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有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以物质形体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也有神、国家和企业这种共同想象中的现实。人类能依靠想象的现实,迅速调整行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等于开启了一条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这条慢车道上。在“文化演化”中,虽然人类的基因和环境都没有改变,但人类还是能够迅速改变行为,并将新的行为方式通过文化的形式传给下一代。

人类文化的本质就是这种“共同想象中的现实”。我们不仅有基因编码带来的动物性本能,还有文化在影响人的行为,包括各种认知。文化的基础是语言,但是语言已把事物原有生动本性转变为僵化的抽象符号,当迷信语言和以它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时人们己几乎不可能对这个知识体系之外的任何事物予以严肃、专一的关注。这就是一种文化无明。

我们的亲身经历也有许多例子。青少年时代我们拼命争考试第一,进入社会后才知道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标签,并不等于能力。同样地,一个人的学位、职务、头衔只是一些标签,标签并不等于其真实的价值。在社会上每个人每件事都被贴上标签,当大家只关注人身上的标签时,被标签这样虚拟的东西控制住,就看不到每个人自身的价值。

文化无明也表现在来自偏见和信仰的各种信念,如印度教徒认为吃牛肉不当,吃猪肉可以;而回教徒则反之。文化无明渗透在每一个习俗、每一种观念、每一套价值观和知识体系之中,个人和文化都这些当作理所当然的选择,因此视之为常识或法则。

 

5.如何见觉性?

佛陀的贡献

虽然人类的基因编码仍然具有动物性,但是在文化演化中的人类已不再一味追求生存的长度,而是更注重事物的真相、生活的意义和自己的幸福感;不再追求多繁衍,而是借助医学和基因科技来培育后代。这种文化与以自我为核心的大脑设计产生了冲突,它与贪、嗔、痴的矛盾成了现代人类痛苦的根源。对消除这些痛苦的渴望,成为了人类追求觉性的动力。

佛陀通过禅修对人生的真相有深刻洞察,在此洞察基础上,他指出觉性是世界和人生的真相,提出慈悲、善良的道德主张和精神追求,正是人类文化演进的新目标。不仅如此,佛陀还提出了如何见觉性的方法,即通过禅修可以改变人的大脑,超越人自身的动物性限制,去适应人类文化演进的这个新目标。这一发现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堪称伟大(参见Robert Wright,Why Buddhism is True,2017)。

如何正确重塑大脑

目前的科学研究已证实禅定可以重塑大脑的 (《禅与脑》,J.H.Austin著,朱迺欣译;《打坐与脑》,朱迺欣著)。

其实,人的大脑一直在不断变化,一切教育的本质都是重塑人的大脑。比较明显的例子是,一般人的大脑对眼手的控制都不够敏捷,长期的训练可以重塑大脑,使杂技演员敏捷得能够同时抛几个小球。科学家们还发现, 猴子的每个手指在大脑中都有一个对应区域控制,把3-4二支缝在一起后,过一段时间,大脑中的相应区域也长在一起了。

为见觉性而重塑大脑,第一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八正道”;第二必须时时刻刻训练。

八正道是:①正见;②正思维;③正语;④正业;⑤正命;⑥正精进;⑦正念;⑧正定。它们的核心是正念,就是念念合於明白真相的智慧境界,这样的境界就会通向觉性。

时时刻刻训练就是《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说的“一行三昧”,即无论行住坐卧,任何的状况,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爱,也没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败,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静、安闲、融和、淡泊里。“三昧”又称“正定”。惠能把禅法称之为“一行三昧”,主张禅修不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不离禅修。“了取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 在吃饭时专注吃饭,走路的时候好好走路,时时刻刻保持觉性,以觉察、觉照之心走路、穿衣、吃饭,清楚每一念的生与灭。觉知你正在阅读这些文字,觉知你正在觉知这一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人的注意力被手机等外物牵引,见觉性比古人难,因为距离“一行三昧”越来越远。

通过这样的修炼来重塑大脑,杂念会越来越少。空中的云层越薄,云开日出的状态就越多。佛学中的“三际托空”状态,就是在过去的念头已灭,未来的念头尚未生起时,中间有当下的意识,清新的、原始的、一种光明而纯真的觉察,那就是觉性。

在佛学中经常用水与泡沫杂质来比喻觉性与内心体验的关系。如果把真如、觉性比作水,妄想、颠倒、执著就是在不断产生水中的泡沫和杂质,一般人只见泡沫和杂质—内心体验,而见不到水(觉性)自身。只有让泡沫消失、杂质沉淀,才看得见水自身。如何让泡沫消失、杂质沉淀呢?只要不动它就行了。

 

6.禅宗棒喝的心理学解释

相对于平常生活里的普通意识状态而言,意识的变化状态(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心智活动的领域。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就滑入意识的变化状态,随后又转回平常意识状态,只是大多数人没有觉察到而已。如果能够学会正确地转换意识,使之进入不扭曲觉性的意识状态,我们就能见到觉性,哪怕是短暂的。

中国化后的佛法-禅宗发展了一些帮助见觉性的方法。禅宗的参禅就是“用己心去接师心”,这是不用语言文字的不二法门。好的禅师善于实时用机锋引导人获得正确的内心体验。

禅宗用“当头棒喝” 帮助开悟,例如“临济喝,德山棒”。这时的禅师对学生的问题不正面回答,而是用棒打和大喝。他们这样能帮助学生开悟,可能就是因为禅师娴熟地掌握了变化意识的技术。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经典案例。

马祖接引百丈

有一次,马祖和百丈师徒两人出外散步,看到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回答:“是野鸭子。”马祖又问:“飞到哪里去?”百丈回答:“飞过去了。”就在这时,马祖把百丈的鼻子用力一扭,使得百丈大声叫痛,马祖便问:“你说,难道又飞过去了吗?”听了这话,百丈似有所悟。

这时百丈悟了什么?佛法认为一切法、一切相都是虚妄、本无分别,虽然百丈长期参悟这个道理,但是他的潜意识仍然未摆脱虚妄之相和分别意识。马祖在此时扭百丈鼻子,使他因为疼痛而中断自己潜意识思路,有助于他把潜意识转换到佛学的这个无分别的正见上。

据《景德传灯录》卷六和《五灯会元》卷三,后来“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

这是马祖授百丈今后如何传法的一件公案。这里拂子(拂尘)是古人说法时的工具;在“即此用,离此用?”一句中,“即”指二物相融于一体,与“离”相对相反;“此”指佛性;“用”指功能、作用,与“体”相对而言。此句的意思是问:把佛性与功用融于一体,还是分开? 在“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一句中,“向后”是今后,“两片皮”指嘴巴,“开两片皮”即开口说话,指弘传佛法;“将何为人”意为指凭什么做佛法主人(指开山做住持)。最后,马祖大喝一声,让百丈内心一惊,进入“三日耳聋”状态,这样有助于牢记“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的佛学要义(南怀瑾《楞伽大义今释》)。

压手法催眠的例子

有些催眠师认为,禅宗的棒喝可以用心理学的瞬间催眠来解释(廖阅鹏著《神奇的催眠术》)。催眠术是一种转化意识的技术,用瞬间催眠术转化的意识可能很快消失,所以必须在真正的大禅师引导下,才可能到达见觉性的结果。禅宗的棒喝可能是瞬间催眠术的最高境界。

举一个用压手法催眠的例子。让客户闭上眼睛用力往下压催眠师的手。然后催眠师的手突然抽离开,制造出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惊愕反应,最多持续2秒钟,当这个“瞬间”你的客户处于一种高度的被暗示性的状态。此时用权威式的语气说“睡!”,瞬间即可诱导出深度的催眠状态,但是这种暗示若是没有立即的接着深化的暗示的话,你的客户会醒过来。深化的暗示如:“放松并且柔软,随着每一次的呼吸,继续的更放松,当我轻轻的摇晃你的头时,你的颈子松了,感觉到松弛通过了你的整个身体。”

虚云和尚开悟时的状态

催眠术可以自我催眠,进入见觉性的意识转化也可以自己完成。虚云和尚开悟的故事是一个例子。虚云和尚全集《年谱》(主编净慧)记载:“至(1887年)腊月八七第-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许可以用处于这样的瞬间催眠状态来解释。

其它转变意识方法可能产生幻觉

值得注意的是,当通过某些方法,如苦行、闭气、服用某些药物、遇到某些意外、受到特殊的声光刺激,我们的意识状态也可能会改变,对自己、对世界有很不一样的知觉。然而这些非“八正道”的做法,不一定见到觉性,而产生的知觉可能是幻觉甚至对身体有害。

例如,苦修会转变意识。当大脑缺少糖分,营养不足的“自我”变得虚弱,不再能应付必须面对的琐事,对时空关系亦失去所有兴趣,而时空关系对醉心于在世夕上追求发展的人类来说是意义重大的。所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无用的现象便开始显现。在某些案例中,人会出现超感官知觉,万物相容、万有即一。

闭气会产生幻象。二氧化碳作为治疗剂的价值:7成氧气与3成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完全无毒)若被吸人。将使人发生某种生理、心理的变化(L.J.meduna,1896-1964)。

念咒、颂祷、赞美诗、念经和瑜伽练习者能延长闭气的时间,使得肺部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达到很高的浓度,降低大脑的能力,允许幻象经验或神秘经验进人人的意识之中。

药品或酒精可以改变意识;仙人掌(麦司卡林)或麦角酸也可以改变意识。

 

 

7.觉性的“空、悦、明”

一个人开始见觉性,会出现“空、悦、明”的感觉。

“空和“悦”

“空”并不光是打坐时那种一切消失的感觉,而是你在如何场合都不会把看到的东西当真。这种念空也叫“离戏”,即远离戏论。这种状态像看电影,当你沉浸在世间的烦恼中时,见觉性就像剧场灯亮,使你马上看出这些都是在演戏,你就会“离戏”。

“悦”不是大脑感知的那种欲望的快乐,而是摆脱欲望的“空”伴随着的快乐。生物学已经探明,欲望的快乐是长期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塑造的,通过身体内释放多巴胺、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来实现。这种快乐只是短暂的奖赏,它引导人去做有利于人类繁衍的事,一旦做完,人的心情就会回到正常水平上(见尤瓦尔《人类简史》)。如果只有欲望的快乐,人生只是木偶戏。“悦”如同冲凉后身体感受到的快乐,是你在身心放松时会感受到的快乐,尤其是在禅定中,心静下来,摆脱杂念,会得到的禅悦。

禅悦

在禅定初期,离开欲界里的欲望(“五欲”)后,没有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会很欢喜;接着,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时体内的真气升起。在进入第二阶段后,意识离开了语言,没有语言的烦恼,会觉得很高兴,称为“喜”。到后来,心远离喜的躁动,又会进入更深的定,感受到由内心发出、与外境无关的快乐,佛经上称为菩萨内触快乐。这种快乐很奇妙,胜过世间的官禄财富。

“明”境

把世界和人生看得明明白白,但是并不是增长了依靠语言概念的知识,而是破除了这种知识的障碍,摆脱了大脑的限制,事物的本质和全貌会呈现出来。

步入明境时会发现自己的智慧在增长,感觉就像一个人长大后觉得自己童年的事情幼稚愚蠢那样,一些过去想不清楚的事现在想清楚了,一些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现在找到了答案,过去自己的得意之作,现在发现存在的重重问题。反之,如果一个人变得越来越糊涂,越来越迷信,那就可能走偏了。

然而,智慧增长通常会带来孤独。多年的好友,现在一说话就觉得不投机,想告诉他们真相却不被理解,久之都疏远了。其他的人事也都如此,最后就如《广大境界经》所云:

“深寂离戏光无作。我获此如甘露法,与谁开演而不解,无语孤独林中住。”

这里“深”-非常深奥;“寂”-寂灭清净;“离戏”-离一切戏论;“光”-无上光明;“无作”-无作无住。(南怀瑾“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P257)

 

 

阅读原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629/18/7216066_766419461.shtml

 

 

 

 



百度搜索 百度地图 百度香河 微信公众号 香河老人故居 老人故居导航 香河老人展室 河北天气 香河天气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学会 2020-2030  地址: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 邮编:065400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2349号   联系人:程  霆  联系电话:13366711012  电子信箱:bjchengti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