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利身家,和社会 ——生命文化视域的香河老人现象略谈
附:文汇淑阳,化淳香河——缘起于香河老人现象的香河 生命文化与生命科学园(或小镇)规划建议概要
安郡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文化顾问 哲学博士 易宏
2017年11月25日·香河
“2017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大会交流发言
“香河老人文化园”微信公众号 2017-12-16
一、 生命文化概说
l 生命文化,简言之,就是关于生命的文化。作为文化,自古就有,可能始自人兽之别,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作为学科,正在形成之中。当然,此处所言生命,主要指人的生命。
l 在生活实践中,生命文化无处不在。人们经常思考和谈论的,诸如养生保健、成功失败、幸福痛苦、人生意义、今生来世、知天命、了生死,诸如此类,人们对生、爱、老、病、死等意义的理解和面对态度、方式,无一不是生命文化现象或问题。
l 如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一样,人们对生命文化的理解也多种多样。我倾向于涵盖生命全程的丰富多样的理解。也有局限于生命某段或某点者。各有所当,此不列举。
l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两个部分。生命科学研究人的自然生命,而生命文化则以研究生命意义为核心,以增强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关怀,提高人的生命价值、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为宗旨。
l 生命文化包括个体的生命文化和社会的生命文化。个体的生命文化以健全人格为基石,它的价值标准是真、善、美、圣、爱;社会的生命文化是以社会和谐为基础,它的价值标准是“以人为本”的自由、平等、正义、公正。
l 人,可能因科学而生,也可能因科学而死。但是,人既不为科学而生,也不为科学而死。显然,仅凭科学不能满足人们的知生死需求。
l 人,这种特殊的动物,自从作为人知道自己是人以来,与其说是在探索自己的活法,不如说是在探寻自己的死法——想找到一个如何永恒或新生的死法。有的人认为人死后可以上天堂,在天堂中得到永恒,自己生前所为是死后能否上天堂的条件;有的人认为一切都在转世轮回之中,人死意味着转世,人的今生所为影响来世托生的好坏,直至摆脱轮回;……不论这些说法正确与否,但若人们都真的相信这些或类似说法,大概世界也会太平许多。(参见拙文《从“小国寡民”到“小球寡民”——试论老子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l 不难发现,世界上一切人为动荡的根源,实际上都在于人对死亡的无知和恐慌。人们是多么想知道死后的世界啊!如果人们知道了死后的世界,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生和死的关系,也就知道了生的目的,即所谓知天命或知生死,从而大大减少人为盲动。简言之,人知道了如何死,才能真正知道如何生。因此,揭示人类还不能自主选择的共同归宿——死的意义,至关重要。这大概也是在中国传统礼仪中尤重丧礼的原因。
l 我认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崇高的。生命才是一切意义的原点,生命意义的觉悟才是一切意义的归宿。在生命的意义上,人人平等,众生平等。这,也是生命文化探寻的基本目标和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l 具体点说,中国自古以来的遵道尚礼文化,本质上是贵生文化。我认为:礼,或礼仪,源于生命的觉悟,用于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生命危,知礼仪。
l 当然,也可说:生命脆/贵/醒/悟,知礼仪。这里的知,是懂得践行之知,行寓于其中。若特别强调行,也可说:生命危/脆/贵/醒/悟,行礼仪。我也专门就此写过文章:
l 《“生命危,知礼仪”——礼源礼质的人类学与文献学考察》
l 《“生命贵,行礼仪”——礼记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l 人们通常认为悲剧比喜剧更容易震撼人心,或有着同样的内在原因,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也生动而艺术地诠释着这一点。
l 另一方面,对于宗教,我认为,宗教是意识到自我但不确定自我并试图追寻真正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也是一种生命自觉。或也可说“生命危,宗教生”。
l 实际上,只要承认人类所认识的社会是有限的,那么社会就存在边缘地带,宗教也就产生在社会的边缘,故可说:“社会之边,宗教之源”。
l 这里所说的边,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边;个人意识之边(或底);人类社会之始,社会之终;个人(生命)之初,个人(生命)之终;社会之底,社会之顶(高处不胜寒,古代帝王后妃崇佛道、信方术皆为此例)等等。我们只要稍微静一静,想一想,就不难发现,每当触及到这些边缘之时就会产生一种情感,一种和许多宗教情感类似的情感,实际这就是并不局限于特定宗教的广义宗教情感。只要这些边缘存在,也就会有宗教存在。故,宗教文化本质上也是生命文化。
二、 对香河老人现象的主要关注点
l 香河凤臣老人娘家婆家父祖皆贤达,尊礼重教,圣道传家。
l 勤俭持家、敬天顺时、恪守五则、以身示范、积德行善、子孝孙贤——事善能、与善人。
l 体弱多病——从道学医、利己益人——弱者道之用。
l 38岁大病(生命之边)——濒死体验后大悟并坚持素食——知天命。
l 自选宅基地——其间的寿体安放时间已超过日常生活时间——择地有方、居善地。
l 停止呼吸前几天的不寻常举动——为生命状态转换做好准备——顺天命、动善时。
l 孝子贤孙谨遵嘱咐保护老人寿体——育后托人有方——事善能、与善人。
古训“我命在我不在天”似乎已由香河老人践行、应验……
三、 缘于香河老人现象的生命文化启示——由个别到一般
l 不论实情或说法如何,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肯定是要终结的。但是,人或其他动物似乎都有着延续当前生活方式的本能,大概没有人真正心甘情愿地去终结(自我牺牲者基本都是为了保护族群的延续)。那么,人的续存欲望的意义是什么呢?虽然尚无普遍认同的标准答案,但基于人们普遍渴望长寿并期望后代绵延的事实,可以认为,人的一切营生,都是在追求着某种形式的永恒或不朽,尽管人们常常实际上与之背道而驰。
l 个体的人的日常生活肯定会终结,那么人类种群是否能够永恒呢?尽管否定的回答也很难让人不信,但是,人类不仅没有因此停止繁衍后代而放弃对种群永恒的追求,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个体永恒的追求。
l 实际上,人若不知其当下生存的终极意义,也就如同起飞后没有或不知目的港的飞机,无论多么庞大豪华,飞行动作多么优美潇洒,滞空时间多么长久,最终都会油尽坠落。虽然后飞者可以学习先飞者的经验,或许更加豪华庞大,动作更加绚丽多姿,滞空时间更加久长,但若找不到落地港,依然终究摆脱不了油尽坠毁的命运。
l 当然,如同燃油充足有助于搜寻尚不明确的目的港一样,长寿,也有助人们寻找自己今生的终极意义,亦即让人们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知天命,了生死。
l “知天命”、“知生死”、“了生死”、“我命在我不在天”等古训的存在,反映着社会对生命文化的普遍需求。
l 本发言之所以标题“知天命,利身家,和社会”,也就是说知天命(或知生死),不仅有助于事主自己在脱离当前生活状态之前做好相关安排,以免留下遗憾,而且有助于家人、亲友、组织等都做好相应准备,以免造成家庭或社会的遗憾乃至动荡。
l 香河老人现象似在乎告诉人们:“知天命”、“知生死”、“了生死”、“我命在我不在天”等古训,恐非虚妄之言,而是切实可行的生命文化传承。
l 自秦始皇七年(BC240)至清宣统二年(1910)两千多年间,吾族先贤虽然曾经连续记录哈雷彗星29次之多,但却未能识别其为同一颗彗星,未能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天上,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遗憾。这,大概也是吾族人未能从个别发现一般规律的经典教训。(参见拙文《可持续的资源生产途径?——钱学森“亩产万斤”说之现实意义略谈》)
l 为了不再留下哈雷彗星式的文化或科学遗憾,我们希望,对香河老人现象和古籍中的类似记载的认知,不是仅仅停留在个案或微弱关联上,若能找出其中的必然或大概率规律,其意义或许远大于哈雷彗星的发现。
l 更现实的是,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生命意义等终极关怀问题将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社会和谐是探索终极的必要条件,探寻以期解决生命意义等终极关怀问题才是社会和谐的根本目的。
l 以关注和研究香河老人这一特殊生命现象为缘起,以探究生命意义等终极关怀问题为目的,妥善安放香河老人寿体这一稀世生命文化珍宝并充分发挥相关生命文化价值,加强生命文化研究,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提供生命文化服务,有着保障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促进社会稳健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
生命文化研究与教学举例
l 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
l 成立于2005年5月,是北京市社科联主管的民非社科研究机构,所长陆莉娜(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曾任该校社会科学系主任、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所以研究生命文化基础理论为主要任务,以人文视角研究社会各领域、各种群体、各个生命阶段和各种生命状态的人的现实生命文化问题。特别着重研究医疗卫生、法治建设、社会教育、婚姻家庭以及企业文化等领域的生命文化问题。
l 主要研究方法:收集资料;社会调查;人物专访;组织座谈、培训、咨询等,使病者安之,康者乐之,困者振之,达者善之;出版系列丛书、刊物;拥有网站,论坛等平台。
l 内设机构:学术研究部、编辑出版部、事业开发部和办公室。
l 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
l 广东医科大学生命文化研究院,在国内首开必修课“生命文化课”
l 安徽省生命文化研究中心
l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设有生命文化学院
l (台湾)中华生命文化研究会
生命文化产业——那然生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l 那然生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8亿圆,住所: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司由国家AAAA级景区千佛山发展而来,遵循“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从事泛旅游健康产业。
l 2015年2月12日,那然生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北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成为丽水首家“新三板”挂牌旅游企业。
其他生命文化活动
l 2014年1月,由澳德国际主办的“健康中国2049——生命文化高峰论坛暨天伦百年福寿弘生工程”在京启动。此项目先期将在全国100个城市中开展“健康中国2049——生命文化训练营”,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并配备生命文化与健康各类图文并茂的书籍进行发放和传播,计划在5年内,推广到全国300个以上的城市。
l 2017年3月,上海有上海国际生命文化博览会。
2017年4月4日清明节,复旦大学举办首届“生命文化节”。
l 国内首个以生命文化为主题的广场——石家庄生命文化广场于2017年10月22日落成。
附:文汇淑阳,化淳香河——缘起于香河老人现象的香河 生命文化与生命科学园(或小镇)规划建议概要
l 包含但不局限于既有(四亩地)香河老人文化园项目规划。
l 扩大规划范围,初步考虑大香线至唐通线之间潮白河右堤沿线未开发地带,必要时可沿潮白河右堤向上下游延展,乃至向潮白河左堤扩展。纳入县域发展规划。带来生态与城市建设等综合性发展效应,提升香河在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香河乃至全国、全世界一处标志性的生命文化主题生态文化景区。
l 园区(或小镇)规划将原住民住宅、公园和生命文化事业与产业、生命科学事业与产业,乃至市政与水利设施等融为一体。改善生活条件与环境。
l 在生命文化与生命科学事业方面,可建相关博物馆(以东方生命文化与科学为中心)以及研究与教育机构。
l 在生命文化产业方面,可提供生命关怀、临终关怀、生涯礼仪教育培训与服务、养老服务(有政府购买可能),也可发展健康与养生、休闲、民宿、特色餐饮等休闲产业。引领行业,贡献就业、税收等社会与经济效益。
l 可设医药文化博览园(博物馆群加药物种植园,可体验,可与健康与养生产业配套),事业产业互动。
l 强化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白庙小学并发展到中学,续传华夏道统。文惠淑阳,化育香河。
l 复建曾有杨氏先贤题匾的道观白庙,重塑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播之中继站,形成中华文明复兴之展现点,以彰显中华文化之自信心。
l 为园区建设所需迁坟(但不限于此)新建配套陵园并持续提供相关服务。这正是生命文化的关注重点之一。礼和淑阳,德润香河。
l 配套会议、展演与食宿设施、礼仪活动设施(含厅堂、广场或/和草坪等)。为华夏礼仪等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
l 可先行启动缘于香河老人的素食餐厅及相关文化与产业(先示范后连锁)。在同香河老人现象相关的各项活动中,可加入倡导并践行素食环节。
l 仅就既有香河老人文化园项目来说,大概还可规范相关用语和礼仪。
l 缘起于香河老人保护与相关研究,但不限于此。扩展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学会,或可改名为香河生命文化研究会(内设香河周凤臣老人保护研究分会)——从个别到一般,为香河老人的保护与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与环境,让香河人民和各地来访者广泛受益。
l 描绘宏大发展蓝图,方能体现香河凤臣老人及其后人和亲友的公德心,彰显地方领导和政府的社会关怀。大概这才是凤臣老人的美好愿望和社会公众的善良期待!
政策支持
l 2016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统筹好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北京东部地区以及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的协调发展……”
l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发展健康事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特别指出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等重要举措。
大政策力挺,好事业定成!
谢谢!
2017年11月25日香河发言PPT版 2017年12月7日大雪加开场白和串词整理WORD版
另有博客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0a8e00102y4kr.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