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专家发言录音整理稿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1995年11月24日)
杨传三(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在安置老人的问题上,应该说度过了一段磨难的岁月。通过两年多与乡亲、家属广泛交流,对老人生活环境进行广泛采访,有两个问题至今还没有搞清楚。今天听了几位老前辈的发言,觉得茅塞顿开。这两个问题,一个说老人肉身遗世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留下这个肉身?从老人一生的德绩和功绩来讲,她不会觉得占这么一个地方是什么好事,是否有其他更深刻的意义和某种神秘的启示呢?我觉得老人给我们留下的是一部“天书”,如果老人还有一点灵魂所在的话(原神、灵魂),老人也多次给我们启示过这个问题。她给儿孙们的话留下了“我的事儿大着呢,不但香河知道,全中国知道,全世界也要知道”。有两点值得思考,一是使我们对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目的提出质疑,产生一种使它向前发展的动力。对老人的研究,人体科学研究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曾做过两组实验,把大肠杆菌分两组,一组放在老人身边,一组放在外屋,实验结果,第一次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张群生教授根本不相信,说很偶然。第二次,由他和另外两个教授亲自做,结果表明,老人身边有着很强的生机能量,与老人自身的防腐功能是很矛盾的,却又是一个使我们感到老人有另一种用意的启示。老人周围的生机能量是旺盛的,而自身又保护控制的那样好,离她越近,大肠杆菌繁殖的越好,从科学的角度得不出什么结论,但从人文学角度,从个人命运自身关注方面,我感到老人深刻的含义,包括对老人的井水,我们在北京农业大学分析中心搞了一次测试,井水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的高几倍,有的高几十倍,有的高上百倍。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夏天别的机井都打不出水来,而老人的这口井用手压出来,并可直接饮用。老人身边的环境,给我们提出了很多谜。我觉得,老人要让全世界知道的本意,通过我们对老人的大量调查,她要让人知道“心正”,心正的结果,现代人如何修持,现代人如何生活,现代人如何觉悟自己的生命。世界上最确定的事情是死亡,最不确定的是人怎么死,什么时候死。老人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死亡问题,怎么理解死亡,怎么面对死亡。王有成副院长有句话,理解死亡是解放生命的关键。老人想让我们知道的东西都包含在里面了。第二个问题,研究方法问题,即怎样研究老人。大多数人采取的方法是对象化,把老人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研究老人的身高、体重、温度、湿度,生命调控、心理调控的方式,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等。老人对自己事先的安排,就是一种超越的大智慧,我们在研究老人的过程中,从现代科学应用中跳出来,从人文学、生命终极观的角度研究她,和老人的心性相应。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能告慰老人的在天之灵。
后排右一为杨传三(中国人体科学院院长助理)1995年11月24日
附:
“1995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在河北香河召开
【会讯】 1995年11月24日,“1995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在河北香河举行。会议由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延滨教授主持,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黄静波理事长以及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院、中国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装甲兵工程学院、武警总医院、国防科工委507所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香河县王县长、石副县长参加了研讨会的开幕式。
“香河老人”名叫周凤臣,女,1905年11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晚10:45,88岁高龄的周凤臣老人在北京北沙滩其长子家中呼吸、心跳停止。3年来,周凤臣老人安放在老家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香河老人故居”内,其身体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未经任何特殊处理至今不腐,演化成为举世罕见的“民间肉身”,引起社会各方人士的巨大反响和科学宗教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次研讨会就香河老人生命现象所涉及的医学、气功、宗教、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香河老人生命现象是一个极其罕见、极有价值的特异生命现象,对老人身体及其演化的过程开展深入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很有必要。与会者一致建议,全力保护好香河老人的身体,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全面深入研究。
(会务组供稿 199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