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朱清时讲座谈“真气”!究竟是学术还是伪科学
2017年06月20日 08:37:06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朱清时,四川省彭州市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舆情要点
事件回放:讲座谈“真气”
6月10日,朱清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了名为《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讲座,并展示了关于真气的实验效果,认为“真气”是“大量神经元的涌现现象”。
一时间,朱清时所宣扬的是科学还是伪科学,院士专家在公共场合宣扬这类内容是否适宜等话题,在科学界和民间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
他在讲座开始时说:“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一面学习与人体有关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一面努力用自己的身体观察‘真气’,以求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更准确地讲述真气和经络。”
他还表示,“真气”可以产生强烈的生理感受,可以让身体发热、一念不生、并有极大的快乐。无论修炼时生理感受多强烈,事后都会身体轻安,感官敏锐,而且,智力还会明显提高。“真气”其实是大量神经元的涌现现象,通过禅定和真气来优化神经元功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他还强调,和人造药物相比,禅定“真气”没有副作用。“‘真气’必须摆脱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
民间质疑:模糊科学边界
这些说法迅速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主要观点围绕科学、逻辑和个人信仰展开。认为朱清时的真气说,从言语逻辑上看似能自洽,却完全不符合科学逻辑,这不属于用现代科学解释传统文化的范畴,而是缺乏科学验证、模糊了科学边界,更有人直言“科学家信了伪科学”。
媒体多持质疑态度。新京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沸腾”认为,科学与信仰之域的厘清,是现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得以发育的前提。
网民还发现,近年朱清时多次发表过类似观点,曾写有《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等文。有的网民联想到1980年代的“气功热”,因此诟病朱清时本人,认为其作为院士宣扬“伪科学”,借院士身份对“伪科学”进行了美化包装的行为不妥,容易误导公众。他的“生理感受”,其实是心理作用,一些平时不易注意到的生理现象,在静下来时更容易被发现。
但也有人表示要宽容待之。例如在问答网站知乎,有人发帖称:“大家其实很清楚科学是分领域的,一个领域胡来不影响他在其他方面的功绩……所以,牛顿当神棍不影响其物理宗师地位,达尔文近亲结婚不影响他的生物学地位。朱清时类似的言论,我读大学的时候就习惯了,但不影响教授们教我们修路架桥。”
学界交锋:学术不一定是科学
民间舆论热议几日后,媒体开始向学界求证。6月15日,《中国科学报》刊发了《朱清时“真气”讲座的是与非》一文,文中朱清时就一些问题作出回应,并采访了几位科学家对照观点。
有关“量子意识”的质疑,朱清时也回应称:“量子意识在国际学术界也有很多人在研究,这是一种有趣的假设、猜测。大家不该先入为主,否定量子意识的可能,而是要从科学的态度看看,怎么从理论和实验上把量子意识的可能性研究清楚。”
学界也有不少不同意见。例如,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表示:“科学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并用实验和观测结果进行严格的检验。”
对于朱清时强调的,自己的探索属于“学术问题”,并非很多人所说的“伪科学”。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则指出,“学术研究不一定是科学研究。”
张双南解释称,科学研究要符合“三个要素”,分别是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各种规律,科学的精神包括质疑、独立、惟一精神,而科学的方法要实现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很多学术研究不符合第三个要素的后两条,因为没有定量化和实证化。有些‘伪科学’不但讲逻辑,有时候也比较定量,甚至也会写出来很多方程,但是所有的伪科学都不能通过严格的实证化检验。”
但学界也有认为应该宽容视之的声音。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就指出,这样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谈,不必大惊小怪,并强调,“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宽容各种看法。”
舆情反馈
中国青年网:朱清时的“真气”说离伪科学有多远
朱清时说他从2004年开始练习呼吸法门,直到2014年他卸任公职,心才真正安静下来。退休带来的身份大转换,对于压力如影随形的社会精英而言,是一种释放,也随之会带来一身轻的愉悦和放松。从这个小切点而言,“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医学常识。但如果把快乐都归功于真气修炼的话,怕是少了些科学兼听则明的公允。这应该不是一个科学家的风格。
朱清时院士对于科学的造诣无需赘言。他对于真气修炼的个人兴趣爱好,别人也不能置喙。但在尊敬和认同之间,大众更期待在公共场合看到一个能用科学道理来解惑的朱清时,这利于科学的传播效应,更是遵从于科学验证的因果关系。而他对于真气的修炼感悟,大可作为同好之间的私下分享,但要把它推介于公众时,还需三思。毕竟,在讲座上说出“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可能存在”这样的词汇,实在和一个科学家身份不符。
《钱江晚报》:朱清时“惊人之语”模糊科学边界
进而言之,当我们回溯历史后发现,有不少著名的科学家都曾陷入玄学的藩篱,以至于耽误了真正的科学研究。牛顿晚年沉迷神学和炼金术,尝试用科学证明宗教里的结论,这固然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有关,但后人也会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事业未能走得更远而遗憾。而许多现代科学的进步,都是战胜玄学困扰的产物,甚至有布鲁诺这样的科学家为之献身,以烈火焚身昭示科学进步受到阻力之大、艰难之深。或许,我们可以理解科学家从自身困惑出发,借助玄学寻找更多宏大问题结论的美好设想,但在严肃科学面前,一切的真相都不会轻易浮现,扎实严谨的求索比抛出一个耸人听闻的设想更重要。
微信公众号“沸腾”:朱清时用玄学“入侵”了科学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很精彩地对现代知识进行了三类划分,即科学、宗教和哲学。通过理性可以获得的确切的知识就是科学;依赖信仰和权威获得的知识就是宗教;用理性来研究科学无法探讨的不确切领域的知识,就是哲学。
这种区隔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一个人可以在生产和生活时是科学的,他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发明创造促进人类的物质进步,在生病时可以通过现代医疗获得治疗;在烦恼时,他可以通过宗教信仰来缓解他的压力;当然他也可以通过某种哲学来获得类似的安慰。但如果科学与信仰之域发生了紊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这正是当朱清时院士声称“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时,舆论表示震惊的原因:朱清时正在努力将信仰领域的不确切的知识,用现代科学话语进行包装。
舆情点评
正如前述专家所言:“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宽容各种看法。”个人观点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点,每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用个别观点去评价一个人的全部有失客观。观点就是在讨论和质疑中不断修正、完善。朱清时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对他的质疑,仍应在科学框架内。科学需要不断纠错,对看法或观点的宽容,其实是一种科学态度、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因为科学不止是知识,还是人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思维方式,它应当是服务于人的。如果因对方的身份、或是不考虑客观条件而盲从,那么将使我们陷入另一种迷信。近年来,公众的科学意识、学界的科普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比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学的思维方式,不因对方身份而轻信,遇见问题多问一句“是真的吗”“为什么”。
阅读原文:
http://news.ifeng.com/a/20170620/51282414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