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老人:身体不腐十八载 生命奇迹留人间
2010年11月
到2010年11月24日,香河老人周凤臣停止呼吸已整整十八年了,历经十余年的春夏秋冬,老人身体状态依旧平稳,在河北香河农村简陋的旧屋中安详至今。来宾访客感慨万千,虔诚信徒顶礼膜拜,专家学者难解其迷。十八年的历史变迁,恒久不变的不争事实造就了这一罕见的生命奇迹,她不仅是中国的奇迹,更是世界的奇迹,人类的奇迹!!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上午,驱车直奔香河,沿东五环上京沈高速后约30分钟就到了香河收费站出口。转入香河县城大街,只见主干道两侧新楼林立,到香河老人故居原来路口,已被拓宽修整后的主干道中心隔离护栏挡住了。从前方红绿灯路口调头后折回,拐入了去胡庄子村的小路,小路旁原来繁华的木材市场现已全部清理成了开阔的站在建设用地,阵阵大风刮起漫天尘土飞扬。远远看到胡庄子村香河老人故居门前的村头停车场已停满了车辆。今天是周日,赶在老人十八周年前来看望的人很多,其中不少都是每年必到的常客。
胡庄子村“香河老人故居”门前的村头停车场
“香河老人故居”东侧院落已被全部拆掉
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已渗透到每一个城镇乡村,香河县的城中改造步伐已推进到老人故居所在的胡庄子村,紧临老人故居南面的住家院落已经被全部拆掉。据了解,整个胡庄子村在近两年将全部拆迁,目前县里相关部门已明确将保留老人故居,并和老人的家人共同商量全村进行房地产开发后老人故居的解决方案。
来到老人故居的院子里,首先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香河老人展室”内,原来是周凤臣老人的长孙、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杨学强教授正在给大家讲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杨学强教授显得格外精神,绘声绘色地叙述着18年前老人所经历的前前后后。“香河老人展室”是1997年在老人五周年时建成的,至今完好,十三年来为众多来宾展示着香河老人的生平德迹与相关研究。香河老人的相关资料现在可以通过香河政府网(企业之窗—会展旅游)的“香河老人网站”作详细了解。在“香河老人展室”的最后,我们又在“做人准则”展板上看到了熟悉的香河老人著名的“五句话”(老人对后代提出做人的五条标准):
1. 走到天边,口要对着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
2. 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
3.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 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5. 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杨学强
教授(中)在“香河老人展室”讲解
来宾参观“香河老人展室”
“香河老人展室”的“做人准则”展板
走出“香河老人展室”,看到杨守德大叔(周凤臣老人的长子)正在忙前忙后地接待着一批批客人,来客大多是些熟人,看得出大叔的身体不错,心情很好,这些年来这么多人一直关注着老人,关心着家人,也给家人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平时主要靠杨守德大叔住在老人故居,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其小儿子杨学顺也经常回家帮助爸爸照料老人身体和故居每天的接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香河老人的长子杨守德大叔(右)
终于来到安放老人的里屋,一切如故,周凤臣老人安详地躺卧在炕上,罩在一个宽大的玻璃箱内。老人面容黝黑,白发依旧,走近还能清晰地看到老人额头上有少量的渗出物(十八年来一直如此)。老人卧炕的对面墙上挂着老人生前的照片,前面摆放着供桌。每一位有幸来到老人身边的人,在这里敬香上供,鞠躬磕头,献上祝福,祈得保佑。
香河老人周凤臣
香河老人供桌
十八年来,每一位来客,每一次亲历,都有着相同的感受:心灵的净化,人生的淡泊,仿佛远眺着清澈的蓝天,沐浴着花香的空气。十八年来,每一次重逢,每一遍思考,都在内心深处不停地叩问:罕见的事实,生命的奇迹,香河老人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她老人家生前说过那句话:“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让香河县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香河老人故居,渐行渐远,车窗外的风还在不停地刮,两旁的高楼不断向后掠过,仿佛在提醒我们又回到了喧嚣的现实社会中,心中泛起一丝惆怅。